健康人的血糖標準是多少?
1.健康人的正常血糖標準:
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小時血糖<7.8 mmol/L,糖化血紅蛋白<6.0%。
2.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標準:
而我們常說的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損(IGF)和糖耐量異常(IGT)。
空腹血糖受損(IGF)的血糖診斷標準:空腹血糖≥6.1mmol/L,<7.0 mmol/L,餐后2小時血糖<7.8 mmol/L;
糖耐量異常(IGT)的血糖診斷標準: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小時血糖≥7.8 mmol/L,<11.1 mmol/L;
不管是IGF,還是IGT,都屬于血糖偏高,但又沒有達到診斷糖尿病的標準,糖尿病前期是有機會逆轉的,積極的飲食、運動等生活干預很重要。
3.糖尿病的血糖診斷標準: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
空腹血糖≥7.0 mmol/L,或(和)餐后2小時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
什么是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指由于自身胰島β細胞功能出現部分缺陷,胰島素分泌不足,無法有效降糖?;蚴且葝u素分泌正常,但機體對胰島素不敏感,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胰島素抵抗。
以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會出現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抵抗的主要原因有:肥胖、熬夜、久坐不起等。
2型糖尿病的綜合控制目標
糖尿病患者不能只控制血糖,為了血糖達標且穩定,還需要控制血壓、體質指數(BMI)、血脂等指標。
綜合控制目標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據患者年齡、病程、有無并發癥、預期壽命等情況,個性化制定適合自己的綜合控制目標。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給出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綜合控制目標,大家可以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制定符合自己的綜合控制目標。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
【專業醫生幫您做解答】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一起來看這樣幾個問題,問題中的幾個數字都是平常經常聽說的,但搞不清楚這幾個數字代表的意義以及相互之間關系的大有人在:
血糖只要不起過6.1mmol/L就肯定沒問題嗎?
血糖只有超過了7.0mmol/L就是糖尿病了,在這個值以下就不用擔心?
吃了飯的血糖只要不高于7.8mmol/L就肯定沒問題嗎?
餐后2小時血糖不超過11.1就表明血糖正常,肯定不是糖尿???
對以上的幾個問題,您認為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呢?如果告訴您,上面的說法都不正確,您相信嗎?但不信也得信,因這些說法都不正確。
首先,判斷血糖正常與否要同時考慮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兩個數值,只看一個數值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因為這兩個數值即可同時升高,也可分別升高,且臨床統計證實:餐后2小時血糖升高的發生往往早于空腹血糖升高出現。
其次,《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血糖實行分層管理,在正常血糖與糖尿病之間,劃分出一個區間稱為糖尿病前期,屬于血糖異常升高期,積極干預治療可逆轉至正常而不發展為糖尿病。
綜上所述,關于血糖正常、異常與糖尿病的標準如下,請特別注意標準中的“及”與“或”: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時血糖4.4-7.8mmol/L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或餐后2小時血糖7.8-11.1mmol/L
糖尿?。嚎崭寡谴笥?.0mmol/L或餐后2小時血糖大于11.1mmol/L
當血糖升高時,要對血糖升高的原因進行分析,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時應進行分型:
1型糖尿?。后w內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缺失,絕大多數為先天性缺失,故患者發病年齡很少,多在兒童時期被診斷,必須終生接受胰島素治療,口服降糖藥無效,此類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5%。
1.5型糖尿?。喊l病年齡多為青年人,發病初期口服降糖藥有效,但隨后病情進展迅速,常在幾年內原有自身胰島細胞迅速受損凋亡,直到全部死亡而轉為1型糖尿病,需終生接受胰島素治療。這是近年來臨床中發現的糖尿病新類型,被稱為1.5型糖尿病。
2型糖尿?。夯颊咭葝u細胞受損分泌胰島素能力下降,并不斷發生凋亡,隨著胰島細胞數目不斷減少,胰島素分泌量越來越少,血糖越來越高。因胰島細胞凋亡后不可再生,此類型糖尿病一旦發生即不可逆轉,且隨病程的延長不斷進展,口服降糖藥治療有效,糖尿病患者中95%屬于此類型。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哪種類型的糖尿病,造成血糖升高的直接原因是體內胰島素的缺乏,無論是口服降糖藥還是注射胰島素都可彌補胰島素的不足,因此糖尿病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治療的,與健康人一樣享有正常生活,關鍵是對糖尿病要有正確的認識,在醫生指導下規范合理治療。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血糖是我們體檢的必查項目,足見其重要性。但部分朋友拿到體檢報告以后,看到自己的血糖也比較茫然:血糖究竟有無異常,健康人的血糖標準又是多少?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如何判斷自己的血糖是正常還是異常
體檢查血,我們抽的一般是空腹8小時以上的靜脈血,所以,體檢報告單上的血糖為空腹血糖??崭寡堑恼7秶鸀?.9-6.1mmol/L。若低于2.8mmol/L,為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低于3.9mmol/L即為低血糖;若高于6.1mmol/L,但未達到7.0mmol/L,為糖調節受損;若達到7.0mmol/L,應考慮糖尿病。在體檢血糖中,并無餐后2小時血糖,而餐后2小時血糖也是我們篩查血糖異常的必查項目,所以,建議有條件的朋友同時定期復查餐后2小時血糖。其正常范圍為4.4-7.7mmol/L。當高于7.8mmol/L,未達到11.1mmol/L,也稱為糖調節受損;若達到11.1mmol/L,應考慮糖尿病。
需要注意的是,在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中,都有一個特殊的血糖區間:糖調節受損。即空腹血糖位于6.1-6.9mmol/L,餐后2小時血糖位于7.8-11.0mmol/L,它們都屬于糖尿病前期,如果血糖處于這兩個范圍內,建議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進一步了解血糖、胰島素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通過積極的治療往往可避免進展為糖尿病。
診斷糖尿病以后,如何判斷自己屬于哪一型
糖尿病主要有四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中,最常見的類型為2型糖尿病,約占90%。2型糖尿病,其血糖升高由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相對減少引起,它不同于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絕對缺乏所致。2型糖尿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常見病因為不良生活習慣。需要注意的是,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可能會混入一種特殊的1型糖尿病患者,這就是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這種類型的糖尿病其本質是1型糖尿病,但由于其早期可分泌少量胰島素,故起病緩慢、病程長,早期與2型糖尿病表現相似,通過胰島自身抗體檢測可明確。所以,2型糖尿病與1型糖尿病鑒別還需胰島自身抗體與OGTT的協助,才能真正鑒別。
感謝大家的閱讀!
歡迎大家關注醫學莘,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系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血糖與血壓一樣,是反應我們健康的主要指標之一。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和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也逐年增加,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糖尿病是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其診斷主要看空腹和餐后兩小時血糖,通過檢查靜脈血漿血糖(而不是指尖血糖)的數值,我們可以很好的診斷是否存在糖尿病。
對于正常人群來說,我們靜脈血糖的正常范圍為:①空腹血糖:3.9mmol/L~6.1mmol/L;②餐后2小時:4.4mmol/L~7.8mmol/L。而糖尿病的診斷需滿足以下任意一項:①有典型的糖尿病癥狀(多食、多飲、多尿、消瘦)加上隨機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②如果血糖指標達到上述標準,但無明顯糖尿病癥狀的人群,需在另一天復查上述任一指標,如仍達到上述血糖標準,方可診斷。
當我們的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血糖達標超過正常水平,但又低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時,即為糖尿病前期,有發展成為糖尿病的可能性。糖尿病最常見得類型為2型糖尿病,相對1型糖尿病的胰島素絕對缺乏,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仍有部分功能存在,表現為胰島素分泌的減少或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抵抗,進而是血糖難以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糖尿病的診斷一旦確立,我們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化治療,要積極改善生活方式,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以降低血糖水平。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還要注意監測血糖變化,并做好記錄和定期復查。
感謝閱讀,祝大家身體健康。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血糖是判斷糖尿病的重要依據,如今很多家庭也配備了血糖儀方便家人檢測血糖。血糖的判斷標準是多少,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糖尿病人?
大多數人在醫院檢查的是空腹血糖,也就是在晚上吃飯后不再進食到了第二天早上空腹測量血糖的結果。其實僅僅是依據空腹血糖來判斷糖尿病會造成漏診,很多人餐前血糖正常但是餐后血糖卻會出現問題,因此測量血糖不僅僅要測量空腹血糖也要測量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為3.9~6.1mmol/L,空腹血糖連續三天檢測值大于等于7.0mmol/L可以判斷為糖尿病,對于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的空腹血糖值,這個數值既不在糖尿病的范圍之內,也不在正常的范圍之內,被稱為糖尿病前期,也是最容易被大眾所忽視的數值。
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的測量時間不是從進餐結束后開始算起,而是從吃第一口飯的時候開始計時到兩小時候測得的血糖值。餐后血糖能夠更好地反映出這一餐食物對于血糖的影響。餐后血糖值小于7.8mmol/L為正常值,如果餐后兩小時的血糖高于11.1mmol/L,則可以判斷為糖尿病。
對于處在糖尿病和血糖正常值之間血糖值,這是糖尿病前期,中國處在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較多,但是卻往往被大眾所忽視。這種情況下如果任其發展,很容易成為糖尿病。二型糖尿病與一型糖尿病不同,一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喪失,而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并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對于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在服用藥物的基礎上調整飲食結構更為重要。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王桂真,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歡迎您關注【王桂真營養師】頭條號,一起聊聊健康,讓我們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還木有評論哦,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