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如果只寫一次且寫滿,后長期運行只讀取不寫入,壽命多久?

admin 1614 0

理論上說的話,假設你能控制硬盤絕對不寫入的話,那應該只需要考慮設備的電子遷移,氧化等自然老化現象了,使用環境正常的話,壽命保守估計也得三十年起步了,


如果不通電一直放,不同廠家不同,一般6個月能保證,通電一次,基本可以再延誤6個月。一直只讀不寫,數據肯定不會丟,最少可以用到廠家宣稱壽命,一般都會超過宣稱壽命。只讀不寫,壽命會更長,壽命和寫入數據量相關。

固態硬盤如果只寫一次且寫滿,后長期運行只讀取不寫入,壽命多久? 問答


簡單回答:理論上壽命接近芯片電氣壽命(十年以上)。但是實際上還和使用環境、使用頻率、主控策略有很大關系,每次的讀操作在主控層面上還是有少量的寫操作的。

這個問題沒啥討論的必要,單寫只讀的方案有太多了,并不是傳統固態的業務范圍。


現在一般廠家都保固5年,正常使用擦寫是沒問題的,固態硬盤因為原理的問題,一旦損壞恢復數據的難度比機械硬盤大,所以為了數據安全,還是用機械硬盤保存數據吧,而且還便宜。


這個問題相信沒多少人去實踐過,只有實際使用過才知道,當然也不可能完全知道壽命,我是11年使用者,有一說一給你參考一下!

SSD固態硬盤,包括固態u盤是在2010年在國內市場普及的,價格也昂貴,當時在2011年就抱著嘗試心態買個一個叫金勝牌子固態優盤,16G高達190元,當時還是算雜牌子!還記得當時那些東芝、閃迪、三星、金士頓還貴出大約三份之一!前幾年只存重要東西,后來數據越來越大,16G長期幾乎滿盤,沒錯長期只剩下13MB左右空間,現在好好的沒什么問題,平時也經常拿出來只讀不寫!

直到今年7月才買個1TB代替,把小容量留給小孩繼續發揮余熱!當然我也不知道它的壽命在哪一年,在19年的時候有檢查過一次健康狀態,完全沒問題!

品牌固態硬盤和固態u盤介質都是一樣的,只是接口不同,同規格的讀寫速度僅對u口和串口區別!


公元前841年,我寫滿了一張500G的固態硬盤,那上面記錄了周厲王被國人胖揍的場面,我當時用“常威牌”打火機記錄下了這一場景。

周厲王個頭不高,是個死胖子。人們拿著“萊陽梨牌”像手機一樣的磚頭,跑進王宮里面親切地問候了他。場景里記錄下人們蜂擁而至的畫面,一塊磚頭差點兒打到我;周厲王顫顫巍巍地被幾個親信簇擁著,被堵在了王宮里面,頭上被包裹了一塊“蜣螂牌”大號創可貼。他好像是留著短胡須,因為太遠,被人們推搡著,看不太清楚。

因為磚頭亂飛,我終于也被擊中,我只來得及關閉打火機的電源……

這幫沒有文化的流氓!

當我醒來的時候,很幸運我的打火機還在。已經到了晚上,我發現自己在一條街上,四周一片黑暗,遠處有稀稀疏疏的火光,但照不到這邊。有一陣陣的嘈雜聲,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傳過來。我打開打火機,記錄下來的,除了我的喘息聲,就只剩下了黑暗。

一陣腳步聲從遠方傳過來,急匆匆的樣子,像是一隊兵。一串火把從一個街角拐過來,中間有一輛牛車。我趕緊躲進一個草堆后面,把打火機對準這些人。

牛車的木輪碾壓著路上的車轍,在夜里和著腳步聲,發出一種凄厲的聲音,仿佛是一把鋒利的尖刀,準備刺穿人們的胸膛。

這群人確實是一隊兵,前面的十幾個人手里拿著像矛一樣的長家伙,緊跟著的是配著短兵器與弓箭的幾十個兵,最后面的,又是十幾個長矛兵。一位穿著長袍的長者站在牛車上面,手扶著前面的橫木,火把的映照下,一副堅毅的表情。他們前進的方向,應該是王宮。

這些人走過后不久,王宮的方向出現了火光,雖然不是很大,但在如墨一樣的黑色背景下,依然有一種刺破天穹的感覺。

這時,我身后那所小土屋的門響了一下。因為這些屋子都很矮,在白天的時候,那些門要低頭才能進入,在黑燈瞎火的晚上,像我這樣的高個子,不小心肯定會被撞個大包!

我之所以能肯定那是門在響,因為這些土屋上面蓋著陳年的舊草,除了那扇門板,沒有什么值得在黑夜里窮得叮當響了。

借著微弱的光,我看到門只是開了一道縫,一個聲音從門縫里傳出來,短促、輕微而謹慎:“誰在那里?”

我把打火機轉過去,對著那個聲音的方向。在這種地方,我確信人們不會有惡意。

“我迷路了,而且,好像還受了傷!”我不敢肯定是不是受了傷,因為有某種液體一直在模糊著我的右眼,可能是剛才被驚嚇的冷汗,也可能是血,我記得被人們扔了一磚頭!

“進來!”這個聲音以命令的口吻從門縫里遞過來,有些蒼老。

門的縫又被敞開了一點兒,剛好能容一個人進去。我猶豫著,慢慢鉆了進去。

……(太長了,中間省略幾十萬字?。?/p>

……(如果治好了一身的懶病,估摸著在“洋柿子”上遲早會看到?。?/p>

我看了看打火機上顯示的容量,500G的容量還剩下大約800M。我對姬胡說:“作為一個屎紅——歷史上的紅人,這最后的容量,還是給你吧。在你生命的最后歲月里,你想給后人留下怎樣的說辭呢?”

曾經的周王,那位讓國人“道路以目”的厲王,這位最終被人們放逐于“彘”地的姬胡,如今,收斂了一切的生氣、豪氣、霸氣、王氣,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這些挨千刀的龜孫!”

我本來想把這個畫面刪除,騰出空間來,說不定能拍一下秦始皇登基的壯觀情景。然而,反復斟酌之后,我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被猜測的,才是歷史;被記錄的,那只能是生活!歷史需要后人去想象,如果把所有的歷史都準確無誤地備案下來,歷史也就索然無味了。沒有了歷史的真相,才會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才會有“天下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才會有完璧歸趙;才會有“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才會有三顧茅廬、貍貓換太子;才會有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地球上的某處,有個叫“三清洞”的地方,這個風水寶地,除了神仙不來,一切皆可以自由往來。我把這個500G的硬盤用一片菩提葉包好,拿一個“真主保佑”的法貼鎮住一面,又把一張耶穌斯基的身份證復印件貼在一邊,最后,在包裹的正面,寫下“大成至圣”四個金字。我覺得,讓這幾路神仙在嗑瓜子的閑暇時間里,保佑這個硬盤三五千年,應該沒有問題。為了保險,又在最外面,用拼音輸入法,寫下了這樣的一行鎮妖符文:頭條申訴在此,一切禁止通過!

然而,我疏忽了一件事情。這幾路神仙在姬胡面前輩分太小,有的在他面前,隔著好幾個大漢王朝。當神仙們在漢顯BB機上收到我用時空波傳來的信息時,我的那個記錄了中國信史元年信息的硬盤,已經坐化成一團泥土,連生它的玉皇大帝也認不出端倪了!

我坐著“章丘大蔥”式時空穿梭機航行在時空的波浪里。歷史,就如同這時空的浪花,我們只能記錄一個大概意思,至于細節,就像那消失的硬盤中的東西,只能去想象了!


電子元件有壽命的,小功耗的二、三極管、MOS管一般是十萬小時以上(每天工作6-7小時可用30年).運放數字穩壓IC,核心元器件(CPU、MCU、DSP)屬多種元件混合,里面單個元件也是十萬小時以上,廠家出廠時也只能保正萬分之一的損壞率,使用當中最多也只能保5年,一般是1-3年.各種金膜/氧膜/繞線等電阻各種小功耗電感、變壓器,這些一般不談論它的使用壽命.鋁電解/鉭電解/陶瓷等電容跟時間有關,最少也有十年.以最短的和使用環境決定


這個問題問的很含蓄,這些重要資源是會時常拿出來欣賞,但是就我個人經歷,它們應該不會陪伴你走太遠,畢竟喜新厭舊是常態。6年吧就能換硬盤了,(固態硬盤壞了數據恢復不了,用機械的)


固態硬盤就是閃存,閃存使用壽命是刷寫500次,只讀不寫內部資料可保存10年。


在當今的社會,我們每個人都在使用固態硬盤,也知道SLC/MLC/TLC/QLC這四種Flash顆粒。今天我們并不是去探討這四種Flash芯片顆粒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聊聊關于固態硬盤壽命的問題。除了閃存顆粒的自身體質起著決定性作用外,其實主控中的寫入放大機制的存在也是影響固態硬盤壽命的關鍵因素。

寫入放大機制

那么,寫入放大機制又是什么呢?寫入放大又是如何影響固態壽命的呢?寫入放大,英文名為Write Amplification,這一術語最早是在2008年左右,由Intel公司和SiliconSystems公司 (2009 年被西部數字收購)第一次在公開稿件中提出了并使用,這一術語描述的其實是固態硬盤的目標寫入值和實際寫入值之間的一個倍數關系,并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寫入放大數值越小,越能提升固態使用壽命。要想完全理解寫入放大,我們需要先了解固態硬盤的讀寫機制。我們知道,固態硬盤的存儲單元是由閃存顆粒組成的,無法實現物理性的數據覆蓋,只能擦除然后寫入,重復這一過程。因而,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在實際讀寫過程中,數據的讀寫勢必會在閃存顆粒上進行多次的擦除寫入,特別是當某些區塊已經完全被塞滿的情況下。這些多次的操作,增加的寫入數量和原始需要寫入的數量的比值,就是所謂的寫入放大。所以說,寫入放大數值高,會損耗固態硬盤壽命。(固態硬盤閃存顆粒有著額定的P/E值,即最大的讀寫次數,寫入放大高,P/E損耗快,壽命低。)

寫入放大詳解及影響因素

舉個例子,最壞情況下的,假如我要寫入一個4KB的數據,并恰好目標塊沒有空余的頁區,需要進行垃圾回收。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這個過程的寫入放大的數值。首先是主控讀取目標塊512KB,然后垃圾回收擦除512KB,接著改寫512KB空白區用來存放原始的寫入4KB數據。即原始寫入數據僅為4KB,實際寫入512KB,寫入放大值為512/4=128倍。通過上面例子演示,我們應該大致了解了寫入放大的概念,以及寫入放大的危害。

那么,哪些因素能夠影響寫入放大呢?

垃圾回收機制,如上所舉示例,這一機制需要完全擦除整個區塊,進而增加了整個數據的寫入放大。

磨損均衡(WL),這一機制主要是通過均衡所有的閃存顆粒,從而延長整體的使用壽命,然而依舊是增加整體的寫入放大。Trim機制,ATA指令,避免了不必要的垃圾回收次數,從而減少了寫入放大。

固態硬盤內部的OP(預留空間)大小,除了上述兩項的主控機制能夠影響寫入放大的數值,固態硬盤內部的OP(預留空間)大小對于寫入放大也有著相當的影響。OP(預留空間)越大,可用的空白閃存塊越多,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即所有的閃存塊都塞滿),主控也無需進行垃圾回收,自然就大大減少了多余的讀寫次數,從而極大的降低寫入放大。聊了這么多,肯定有朋友會說,“知道寫入放大,又有什么用呢?我們又無法阻止寫入放大?!睂嶋H上,對于用戶來說,我們可以通過修改OP(預留空間),以及及時清理固態硬盤中的無用數據,留出更多的空白空間,以減少多余的擦除和寫入,從而降低固態的寫入放大值,提升固態壽命。更重要的是,寫入放大是衡量一個主控性能最為關鍵的因素,我們在選購固態硬盤時可以從寫入放大值去衡量主控性能從而推斷固態硬盤的整體性能

。

固態硬盤的壽命滿足這個公式:

壽命(年)=(實際容量GB×P/E次數)÷(每天寫入容量GB×365)

比如一個固態硬盤P/E為100次,實際容量為10G,每天寫入1G,那么可以用多久呢?就是:壽命=(10×100)÷(1×365)≈2.74年;

這個公式看起來多少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簡單來講,就是它本身的容量就像是一個容器,限定了所能容納的體積,然后因為你要放東西(存儲)又要拿東西(讀?。?,這一來一回就會導致這個容器難免受到損耗,所以才有這樣的一個理論計算。而延伸來說,這個東西就像是人體,大腦是“主控”,控制著整個硬盤的運行程序;它的“顆?!本拖袷撬囊浑p腿,運行快不快就看跑得快不快了。所以這個東西,要想硬盤耐久,就得選擇好的主控以及顆粒。作為國內優秀的工業存儲廠商Agrade睿達,其存儲產品嚴選主控和Flash顆粒,嚴格按照工業規格設計,數據保存更可靠,大大增加了固態硬盤的穩定性。不會像一般的機械硬盤或者其他采用劣質顆粒的固態硬盤時不時造成數據丟失、程序加載失敗的故障。而這種故障的產生,同樣是會對硬盤造成耐用性的減少。

SSD壽命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一個真正*手 - 過熱和突然斷電。由于SSD使用電信號來擦除寫入數據,因此SSD的突然斷電的后果非常嚴重,頻繁的突然停電可能導致數據丟失,包括已寫入的數據!這與機械硬盤驅動器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所以說,一款好的硬盤,它的主控還有顆粒是一定要選擇高質量的,同時個人也需要養成好的使用習慣,不然再好的東西都會被你用壞的。

抱歉,評論功能暫時關閉!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_免费A片国产毛无码A片在线播放_久久水蜜桃网国产欧美H版护士_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