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有多種體裁,草書的優點是書寫的快,節省時間。缺點也并非沒有,特別是狂草,辨認有點困難。
俗語云“熟能生巧”。如書寫得更為流利(暢),大概是酒后。
20多年前,我看過一個資料。說古時有個叫張旭的書法家,三碗酒下肚,提筆寫了一幅大作,眾友人齊贊“好”、“妙”。張一覺醒來,指著作品中其中的幾個字問其侄兒說“這個字念什么”?侄兒答曰“吾也不識”。
由此可以論證:狂草酒后才能發揮得淋漓至盡吧!
直接上圖,先看看毛澤東、懷素、張旭的狂草書法
毛澤東狂草書法:毛澤東自身獨特的性格、深厚的學養、深邃的思想、傳奇的經歷,特別是作為國家領袖的心理定勢、偉人氣質……這些書法之外的因素,也成就了這位曠世奇才的書法巨匠,更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書家所不能完全具備的,同時決定著他們在書法藝術上不好超越毛澤東。因此,要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書法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寫書法更不是簡單地形似和技法的問題,需要我們學習很多東西……引申到書法藝術上,亦為同理,那就是“字外功夫”。
懷素狂草書法:懷素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后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他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墻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他的草書,出于張芝、張旭?!督饓赜洝氛f他是“一日九醉”。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狂僧不為酒,狂筆自通天”,他志在“狂草”而已。
懷素的草書以篆書入筆,藏鋒內轉,瘦硬圓通,用筆迅疾,氣勢宏大,雖然狂放,但并沒有為追求新奇而無視法度。相反,他的草書嚴謹,結字簡練,體現獨特的草書藝術風格。
懷素善以中鋒筆純任氣勢作大草,如“驟雨旋風,聲勢滿堂”,到“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的境界。雖然如是疾速,但懷素卻能於通篇飛草之中,極少失誤。與眾多書家草法混亂缺漏相比,如圣母、食魚、苦筍、藏真諸帖,保留晉法甚多,藏真帖且多有顏真卿作風。如小草千字文、圣母帖,與其狂肆作風,大異其趣,完全換過一番面目,也可說是他過人之處。
張旭狂草書法:張旭尤好酒,性格狂放,感情直率,與李白、賀知章等人為酒友,時稱“飲中八仙”。杜甫《飲中八仙歌》曾曰:“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宮前,揮毫落紙如云煙?!毕鄠鲝埿駥懽帧懊刻齑笞砗艨褡呦鹿P,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睆埿駥⒉輹l展到了極致,其書風變化無端,氣勢鎊礴,逶迤綿延,節奏鮮明,富有韻味,被稱為“草圣”。張旭的狂草傳世之作有《古詩四帖》、《肚痛帖》等?!豆旁娝奶窞槲迳{,40行,184字,該帖氣勢恢宏,行筆奔放,變化萬千,連綿不斷,極富韻律,堪稱草書杰作?!抖峭刺房逃谖靼脖?,僧顏修書碑陰下段,共計六行,29字,全文為:“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熱所致,取服大黃湯,冷熱倶有益,如何為計,非臨床?!睆埿袼鶗P法勁健,跌巖起伏,提按頓挫,酣暢淋漓。
以上不難看出,寫好狂草書法的狂態,要具備以下情形:
1、具備較扎實的書法基本功;
2、要有一定的文學修養;
3、要有情感,且這種情感要融入筆墨揮灑之中,這種情感要表達出所寫內容的蘊意。
4、要有一定的個性,而這種個性是比較張揚、灑脫、無拘無束的野性。
5、要有一定的氣勢,這種氣勢唯我獨尊目空一切,是忘我的境界。
6、在心情大喜大悲的狀態下創作。
我只練了十來年的“歐楷”因為練毛筆字有種說法叫“楷書”無欺、需要特別的認真!對“狂草”只是略微了解!但好幾年前寫“狂草”的大師突然多了、他們不是用拖布就是用掃把、先喝點酒,寫之前大吼大叫、又崩又跳!寫岀來的字根本不認識、真的搞不懂這是弘楊書法還是遭塌書法?。娨暽峡吹竭^、現場也見過)
狂草是書法之最高境界,完成了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過渡與進化,有凌絕登頂一覽眾山小的威勢。
怎樣才能寫好狂草?如何彰顯必要的狂態?筆者以為,狂字是相對的,有尺度的??竦幕A及運用在于豐富的傳統文化藝術修養;扎實深厚的書法歷練功底;囊括四海,吞吐八方的縱橫,抽象思維意識;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成“草”在胸;如此,方能運筆似行云流水,落紙如游龍走蛇,蜿蜒曲折,一氣呵成。要不要以酒助狂?如張旭三杯不虛,顛狂面壁起云煙;又如懷素從未聞借酒助狂的傳言,如此等等因人而異。這正是:樵翁歇擔,拍落肩頭云幾朵;草圣顛狂,舞起腕底龍千條。
我認為路走穩了,才能跑,不會走,何言跑,書亦如此,書寫順了,草書自然流暢,狂草也是同樣,按照古人簡化好得漢字,寫順則達,何言順?書心手合一也。
把“狂態”作為狂草的特征,這是對狂草的最大誤解——追求“狂態”,必然作繭自縛!
中國書法歸根結底是一種復雜的“意境”體現,而不是單純的“形態”寫真——換句話說,狂草,狂在“意境”,卻不在“形態”!
要更好的理解中國書法,可以去體會一下中國的山水畫為什么會與西方的油畫有那么大的差異,理解了中國山水畫的意境,也就知道練“書法”與練“書劃”的天差地別了——因此,狂草,得“狂意”者生,唯“狂態”者罔!
狂草肯定是中國書法的上上之乘,古往今來真正在狂草上成大功者,屈指可數。而在楷書、行書、隸書等方面,卻幾乎可以說是代有人才出。這充分說明,想學好狂草是相當難的。
真正好的狂草應該就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千年豪放,毛主席《沁園春?雪》的萬年豪邁,因此“豪邁奔放”才是狂草的真諦,“狂態”卻是狂草的致命弱點!
狂草對學書法并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一個人的“筆法”問題,而是在于一個人的“心法”問題,一個人的胸懷、眼界、格局才是決定狂草好差的根本性問題!
多喝點
在書法的真草隸篆四體書中,草書又包含了狂草。對于狂草,我歷來不喜歡,更不要說能寫出狂態。
我國書法是獨一無二的漢字,在文人墨客的戲耍過程中,形成的四種書體。而漢字是人們交流思想的文字表達。你寫的字,首先讓人認得你表達的思想內容,才會相互交流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你寫的字,對方認不得,怎么交流思想?
回歸到正題,你寫的書法中的任何一種書體,讓觀賞者既欣賞書法的美,又能認出你寫的內容是啥意思。
如果僅僅為了書體的所謂美,而讓人觀賞后,不知書寫的啥意思,這就失去了書法本質的意義!我在網上曾經見到一幅五個字的草體書"我愛你媽的"!其實書者五個字的意思并不是"我愛你媽的"。但書者在揮毫潑墨時,想寫的更風狂一下,弄成一個大笑話。
我國古代被稱為書圣的王羲之《校正百家姓真草隸篆》一書(見圖),中的草書寫的多么標準。只要把書圣的草書學到手了,你就是一位真正的書法家。
題主呀,我的回答讓你失望了。不過,那位書法愛好者有不同意見,可在評論區內討論。
謝謝題主邀請!
下面是本人的一幅字《春風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