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退休養老金,在目前來說由于機關事業單改革還沒有完全結束,使得這些“中人”的養老金比先退休之人還低,這其實只是暫時的現象。
根據2011年事業單位改革的時間表發布,時間表將事業單位改革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2011年到2015年清理規范事業單位完成對事業單位的分類。
到2020年年底完成,將形成新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簡單的說按照文件規定,2020年就是改革完成的截止日期。
而在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完成之前,“中人”退休養老金將按2014年10月以前的“老辦法”發放。也就是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所以這就導致后退休幾年的中人養老金,還比早退休的人低。
這其實只是暫時的,事實上后退休的中人養老金計算出來并不比早退休的人少,只是還沒有按照“中人”退休養老金計算辦法執行而已。
不過,這種尷尬的局面將很快結束,因為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將在2020年底完成,一旦完成之后,便可以執行“中人”退休養老金的核算與補發工作。
據有些網友反映,有極少數地方已完成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工作,有些中人已經領取了養老金補發部分4萬多。
當然這種情況應該是存在的,特別是那些先進行機關事業單位改革試驗的省市,這些地方應該是在2018年左右便完成了,而這些地方的“中人”退休養老金補發應該已經到位了。下一步,便是這些在2020年完成改革的省市,將會補發“中人”養老金。
根據有統計稱,我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共計3000多萬正式職工,另有900萬離退休人員,總數超過4000萬人。所以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其實是很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中人”退休養老金之所以,遲遲沒能補發,其根源就在這里。
因此樂觀預計,絕大部分“中人”退休養老金的補發,應該在2021年實現,所以作為“中人”退休人員,應該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注意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而不必為此事太過焦慮。
請“中人”放心到時候,國家將會一分不少的把退休養老金補發部分,平安發放給大家。該吃就吃,該喝就喝,保養好身體才最重要,不然把身體搞垮了,眼看到來的好日子,卻沒有好心情,那就不值了!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云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余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系。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中人退休金的問題,是令很多中人生氣的問題。退休中人都渴望盡早理順,領到自己應該享受的退休金待遇。為什么都渴望,盼望呢?因為退休了,女,55歲,男,60歲了。經過幾十年,飽經蒼桑,年青時,工資低,家庭負擔重,工作條件差,且繁忙,身體超負荷。特別是現在退休的中人教師,以我們學校為例,從14年10月到目前退休的,大部分都民師考,轉為公辦教師的,他們才參加工作時,都在偏僻丘陵或山村任教,工作條件及差,沒有電,沒有教學設備。工作任務也重,有些是一人一?;騼扇齻€教師一校,每天基本上課程全包,既是炊事員,又是校長,既是教師,又是保姆。因為學生年齡參差不齊,大的十一二歲,小的六七歲。工作艱苦,伙食差。因為待遇低,每月十多元,二十多元工資。又要養家。退休了,大部分人身體差,病病唉唉。有的人,剛退休就逝世了。那天,一位退休中人老師跟我聊天,他說,剛剛漲了點工資,工資高一點,生活有點改善,就退休了,工資一下子又回到了14年,我的命真苦。說著,眼淚就流出來了。我勸他,慢慢等,會給你兌現正式養老金的。他說,人生有幾個十年?也是,人生有幾個五年,十年呢?退休中人,不是所有的家庭條件都好,有自己的父母,老伴需要供養。日子并不是很好過。所以,都急切地盼著中人退休金早點理順,兌現到手。
理順之后所欠部分一般多久補發呢?這個問題只有官方才能解答。但據我了解到的,有的地方己經兌現中人正式退休金了,而是一次性補發到位。而有的地方,卻是每月補。但我還是覺得一次性補發到位好。因為一次性補發,退休中人,心里清楚賬目,究竟補了多少錢,二是領一筆整數的錢,讓中人覺得這幾年沒領的錢,猶如存著一樣,心里也高興。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是個很復雜的事,理順的路很長,涉及補繳費用機關公務員全部由財政兜底,事業單位則需要單位拿錢,隨著時間的推移,雪球越滾越大,很多事業單位是很困難的,加上人事檔案審核,非常復雜,很多單位這兩年在緊張突擊。
已經理順的,部分省份已經從2017年開始補發。補發的過程采用比例核算、平穩過渡,依照社保計算的轉換參數計算出來的金額,發放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現在是新辦法高于老辦法的計算和發放原則,第一年退休的人員(2014年10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發放超出部分地區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員(2016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發放20%,一直到2024年,發放超出部分的100%。
舉個例子,2014年之前科級退休工資為4500元,某人在2019年退休后,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為5000元,高于老辦法500元,那么就要按照比例系數來限高執行養老金發放,即:2019年退休,是中人社保改變的第5年,發放新老辦法超出的50%,也就是500的50%,是250元,最終某人的養老金為4750元,那么到了2024年,就可以拿到5000元的退養老金了。
這個理順的過程有些長,只能慢慢等待,隨著時間推移,各省的工作推進速度也會越來越快的,都想趕在2024年前使政策完全落地,惠及百姓。
中人退休金,很長時間才理順,課順之后所欠部分一般在正式退休金發放一到二個月后就補發了。
我是2015年8月退休的,到2016年8月由單位發生活補貼,之后按2014年退休標準轉到社保發,2019年7月終于等到了正式的退休工資,二個月后又補發了預發的與實際的差額。
我們當地社保工作較扎實,從退休之月起到實發退休金,中間每年的具體工資,預發的,補差多少等都列成了一張表,清清楚楚發到退休前工作單位,并要求單位要給位退休"中人"解釋清楚。我拿到表后自己算了算,沒有一點問題。只是有一點還沒有搞清:之前都是按預發扣醫療金(單位應繳部分),而實際多,這部分我曾經電話咨詢過我們當地的社保局,回答是:等你們正式退休金下來多退少補,但至今也沒有動靜。
我認為要注意的就是:單位給你往社保報工資各塊數據時你要清楚,如果有錯,這個環節很重要。我們這批單位給社保報數據時是報的2014年的工資基數,因此社保每月打到醫??ǖ腻X就比其它地方和我相同的同學的錢要少一半,這個問題我看是解決不了啦,這是單位造成的。
大家知道中人退休金,也就是機關事業退休中人的基本養老金,如何理順這的確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目前,理順的進度并不平衡,理順到位單位的占比并不很高,這個還需要廣大退休中人耐心等待之。
退休中人基本養老金的理順工作,事關廣大退休中人的切身根本利益,是集成度很高,綜合平衡難度極大的一項復雜的計算工程。其中的焦點、難點和痛點,就在于各類退休中人基本養老待遇水平的綜合平衡上。
很顯然,當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基本養老金理順中的主要矛盾不是如何補發問題,不是資金來源矛盾,應該說按部就班兌現補差工作,則完全寄希望于盡快敲定新的計發辦法上。而新的計發辦法的出臺,它是諸多因素、參數疊加共振,集成綜合的一個復雜過程,難度極高。
至于具體兌現補差時間,那便是:新的退休中人計發辦法什么時候正式出臺,也就會什么時候進行兌現補差。對于等待時間已超六年之久,一朝兌付人們的急迫心情,人們的憧憬與期待必定十分強烈,希望大家保持清醒頭腦,注意生活節奏,平衡好心態,管好用好自已的“養命錢”尤為重要呀!
感謝閱讀、關注并點贊!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理順之后最快從次月就開始發放,需要注意是有兩筆錢分別發放的。
大家好,分享社保知識,我是思之想之,中人養老金很長時間才理順,理順之后所欠部分一般多久補發?注意什么?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從2014年10月1號開始進行改革。并對退休中人設置了十年的過渡期。
現在已經到了過渡期的第六年。但是多數省份還沒有理順中人的養老金。他們的養老金開始暫時按照2014年9月份的標準來計算的預發養老金。
退休人員真的是等的花兒都謝了!現在只有江蘇福建等一些地方兌現了中人的養老金待遇。
然后一旦在養老金理順之后,很快就會進行發放,最快從次月開始就會按照新的養老金給你發放。
比如今年兌現中人養老金待遇的河北承德。 從2020年6月起,承德陸續開始為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退休,并符合條件的“中人”,按新辦法發放養老金。
所以一旦理順,就意味著很快就會補發養老金的差額了。畢竟不能再讓大家再等六年了。
那需要注意什么呢?
需要注意的是,理順后的中人養老金待遇,是包括兩部分的,第一部分是基本養老金,第二部分是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是從2014年7月1號開始強制建立的一種補充性養老保險。
由于這兩筆錢是屬于不同的基金,所以這兩筆錢也是分別發放的,發放日期還可能不一樣。所以退休中人要注意了。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關注!
《應該一次性補發,并給予相應補償?!?/p>
目前大多數地區中人養老金尚未理順落實,已經失信于民。六年拖欠中人養老金還剝奪了中人退休后人生中最后的幾年黃金時間。所以無論如何理順后都應對拖欠的中人養老金給予一次性補發,以安撫民心,紓解民怨。
由于六年來中人按預領養老金計發,歷年調待金額大大低于各類退休人員。其退休待遇增長遠遠低于GDP和物價增長的上漲幅度,成為全社會養老金縮水的唯一群體。因此所拖欠的養老金應該按照個人帳戶記帳利率或銀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對中人給予相應補償。
只有上述處理辦法,才對中人們的六年等待和容忍公平合理,否則天理難容。
我是2015年退休的,自然被列入到中人。按省里文件規定,我們這些人有10年過渡期,現在過去5年了,天天盼著快點理順,8月份終于理順工作有了結果。
雖然開始補發,到現在根據什么規定和條件,來計算應該補發的這部分工資,作為當事人一概不知,沒有哪一級政府的文件讓中人們來參照,只能是補多少算多少,每個人的心里都犯糊涂。
既然理順結束,應該這個月補發,今天查了一下工資發放通知,心徹底涼了,工資沒補發,反而少了近千元,下周準備去有關部門咨詢一下,應該是有關人員粗心大意算錯了吧。
我真想不明白了,有關部門一項工資算了5年,還能給算錯了,讓人不可思議。
與“老人”相比,“中人”與“老人”相比差在兩個方面:一是“老人”在14年10月一次性增發了退休金,如正教授增發700元,“中人”雖相應增發了工資,但退休時清零,還是按14年9月以前的工資標準計發退休金,如此一來至少比同級“老人”少(如正高少700);二是“老人”每年都增發一次養老金,“中人”退休時仍按14年10月前計發,如此下來,按“老人”每年增發200養老金累計算下來,“中人”退休越晚與“老人”差距越大。
所以,因為退休金計發對“中人”來說是常量,按2006年標準計發,而“老人”的養老金是變量。兩者相比,在同級別的情況下退休,目前“中人”比“老人”一般差距在1000元左右。
“退休“中人”是指在2014年10月1日我國實施養老保險并軌制度前參加工作、在2014年10月1日后辦理退休的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國家規定,這部分人的退休養老金采用“中人過渡法”進行計算,各個地區都在積極開展中人養老金補發工作。
例如2018年退休的事業單位職工,退休以后就可以享受國家對中人養老金進行補發的福利政策。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中人”有兩類:
一類屬于企業人員,一類屬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
2014年10月1日前,只有企業人員才有“中人”的說法。2014年10月1號,企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改革,“中人”才有了兩種,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納入其中,也開始繳納社保費用,和企業人員一樣,用同樣的標準繳費,用同樣的標準計發養老金。
中人養老金怎么計算?
為了不影響退休中人養老金待遇受損,設置了10年過渡期,在過渡期內退休可以保證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平穩銜接。
在10年過渡期內辦理退休的退休中人,養老金計發辦法是以2014年9月份工資標準計算退休待遇,并且每年享受養老金調整。
采取中人過渡法來計算中人的養老金,說白了就是老辦法領取的養老金高,就按照老辦法計算,如果新辦法領取的養老金就按照新的辦法來計算養老金。
同時最近幾年我國的很多省份都在進行中人養老金的補發工作。中人養老金補發工作一定要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而進行,而且很多省份都已經在補發,包括甘肅、廣西、山西、四川江蘇、安徽、陜西、云南等進行補發。
那么2020年,一定會有更多的省份和地區進行中人養老金的補發。養老金補發以后,養老金不一定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有的養老金可能會增加,有的養老金可能會變少。
這樣的情況都是存在!
希望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