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要是恨一個國家,最好的辦法就是搞垮它的教育,不是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嗎?所以搞垮教育就能搞垮百年。
教育有兩大塊,其中的一塊已經搞爛了,,學那就是學生的管理,把學生捧上天了,把老師踩在腳下了生不能說是無法無天,也可以說是有恃無恐。
另一塊就是老師了,讓老師天天沒有安全感和穩定感,以為這樣就可以讓他們服服帖帖拼命工作了,呵呵,想多了不給馬兒吃,還想讓他跑的快??赡軉??最后好馬都去草肥的地了,沒有好老師教育質量……。
有人說沒有編制也能找到老師,是的,如果有機會你覺得這些人會干一輩子嗎?只不過是權宜之計。
折騰吧,要明白,教育的問題不在老師,別再老拿老師說事。
取消了的結果就是讀不起書的人大片增加,倒也有好處,以后文化都低了不會卷的那么厲害,你會算個加減乘除就能去搞科學研究
眼下,大多數教師待遇還不是很高。之所以還能從事教育事業,除了特別熱愛這項受人尊重的工作崗位外,職業的穩定性也是重要考慮因素之一,而事業編制恰恰是確保職業穩定性的基礎。
作為一個體制內工作三十多年的人,我對這個問題比較有發言權。
我認為,呼吁取消教師事業編制的人,全都是體制外的。他們無法進入體制內,對教師的事業編制覬覦,尤其這些年教師工資逐年提升,退休教師的工資也在全國排在前列,引發了太多人的嫉妒。
多年來,社會上形成了一種共識,認為教師就應該奉獻,應該懷有無私的心態來奉獻教育事業。七十年代,很多人找對象,寧可找個司機,找個工人,也不找教師。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高考報志愿,大多不喜歡填報師范院校,因為教師待遇低,辦事難。那個年代,學習好的學生,喜歡報考醫學院。那時北京師范大學的分數不像現在這么高,我家親戚,88年高考,如果報北京師范大學數學專業,能上本科,但因為不喜歡當老師,報了建筑專業,上了大專。有的人分數明明能考個師專,寧可上個高中中專,也不上師范???。為什么?因為教師工資低,待遇不好,接觸社會面少,辦事不方便!
教師工資在2015年左右才翻番兒,從那時到現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退休教師的工資也逐年提升,這使得社會上的很多人不服氣,不平衡。大家肯定也知道,為什么前些年有一些清華、北大之類名校畢業的學生去應聘教師崗位,有些名校的教師崗位競爭激烈,這全都是因為教師待遇的提高。
近兩三年,又陸續有一些名校畢業的教師離開教師崗位,為什么?因為事業編降薪了!
教育是國家之本,如果不提高教師待遇,以后不會再有學霸去競爭教師崗位了,如果再取消教師編制,讓教師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我們的教育會馬上走向沒落!
有一部分人為取消教師編制叫好,是不懂教育。私立學校為什么教師流動性大?因為不穩定,因為沒有編制的束縛,沒有穩定的保障,哪里給的薪水高,我就去哪里,反正也沒有編制,重新應聘很隨意。一個學校的教師崗位如果頻繁換人,學生每接觸一位教師就要重新適應,這是為學生好嗎?
歸根結底,沒把教師當人看!你讓教師做圣賢,不給教師吃飽飯,誰還當教師?教師不養家糊口嗎?教師不應該和其他人一樣有房、有車、供孩子上學嗎?教師拿著低工資,哪有心思奉獻?是不是得琢磨掙點外快,補貼家用?教師沒有編制,那就哪里工資高,就跳槽到哪里!
我建議高薪養廉,用嚴格的制度來約束編制內的每一位從業者,讓他們的犯罪成本加大,犯了錯誤付出嚴重的代價,這樣才能讓編制內的人保持應有的素質!
另外,我認為提出取消教師事業編制的人,更可能是別有用心的人,想通過一部分人的呼聲,禍害我們的國家!
教師事業編制不可取消,但可減編,一所學校在崗教師5O名,其中3O名名額在編,人員不固定,由社會,集體民主測評產生,優秀工作者為先,在編人員隨年度績效變更。這樣既打破了鐵飯碗又增強了教師隊伍責任心。
教育是百年大計,是重中之重,本來就因為資本化而亂七八糟,現在提出取消事業編那就更亂了,以前沒有什么編制的時候,民辦老師嘔心瀝血教孩子,教出了幾代人才,后來引進資本搞教育,怪事頻發,孩子們都被教成了歪脖子樹,所以編制的問題并不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而是盡快要捋直教育體制內的人的問題,例如把資本趕出教育界,那些高知不得拿外國人的錢,不得家屬移民。。。
還木有評論哦,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