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工人過得怎樣?第一退休金比就比別人少了一大截。在下鄉的時候挨餓受凍得的病痛和慢性疾病的折磨,這代人只能把這一切都自己咽下去,別說了眼淚都出來了……!
我也是一名下崗職工。說實話當時確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工作一下子沒了,從此沒了收入,生活失去了著落,自己也面臨五十歲了,孩子又正在上學。還好不久找到一份保管員的工作,雖說辛苦,收入不多,可總是能維持正常生活。后來先后做過許多事情,并自交社保。目前已退休十年,退休金雖不多,但生活足矣。剩下的就是珍惜當下,過好每一天。也希望所有的下崗職工通過自己的努力,安度晚年,知足常樂。
答:這道題會產生負面影響的作用,下崗工人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想盡辦法謀生,解決各自的生活問題。
有個老舊小區在八十年代是當時領導、高級工人們單位分配的高級住宅區。雖然今天看來簡陋,但在那時普遍住平房的時候,有暖氣、自來水、管道煤氣的樓房屬于豪宅了?!度耸篱g》里春燕住進了樓房,眾人艷羨的劇情十分真實。
這個小區有幾棟樓,是一家小型鋼鐵廠的職工住宅。那時這家鋼鐵廠效益極好,所以職工福利待遇很高。每到逢年過節,那些職工往家里拉整羊、米面油,令鄰居們羨慕不已。除夕夜,那幾棟樓也是放煙花爆竹最多的,熱鬧無比。那些鋼廠職工出來,都是眉飛色舞,神采飛揚。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突然有一天,那幾棟樓的氣氛突變,非常詭異。
那個冬天寒冷無比,幸虧家家戶戶有暖氣,可以坐在家里“度夏”。
可是那幾棟樓居然被停了暖。黑黑的鐵皮他煙筒從家家戶戶的窗口伸出來,噴著黑煙。那些職工往家拉的不是羊肉米面,而是煤塊。人人神色凝重,步履蹣跚。
原來這個鋼鐵廠轉制,他們集體下崗了。
每天天不亮,那幾棟樓的老人們就出來在垃圾桶里翻找瓶子易拉罐什么的。每天晚上,小區菜市場里多了一些撿菜葉子的身影。那幾棟樓下開始出現一些停放的三輪車,上面掛著配鑰匙、雞蛋煎餅的牌子。逢年過節,其他樓燈火通明,那幾棟樓昏暗而寂靜。窗戶都被各種紙殼封著,被煙囪熏得黑黑的。樓下公園偶爾擺上花圈,是那幾棟樓的某位老人去世了。
那種凄慘景象,不似人間。
直到今天,這個小區歷經改造煥然一新,但那幾棟樓的居民仍然是沉默而嚴肅,笑容不多。
對比八十年代時的歡天喜地,可以想到他們經歷了什么。那是一個時代,也是一群人的命運。
夏斌是接父親的班轉正式工人的,工作20年,夏斌45歲,他所在的工作單位(鋼鐵公司)效益不好,勸職工下崗。夏斌參加工作先后調崗三次,但一直奮戰在特殊工種崗位,工資待遇按工齡計算也不高。青春已過漸漸的年齡一天比一天老,夏斌果斷和單位簽了下崗協議書。
下崗后怎樣生存?沒有技術沒有手藝更沒有經驗,非農戶連土地都沒有,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養活,人情事故需要往來。多年的高壓工作導致他不愿再去打工,做個小滿賣沒有客源,一年幾個月沒有收入,那種焦慮感使他不止一次掉眼淚,生存怎這么難呢?養老保險也沒再續交。
夏斌今年五十五歲按特殊工種該退休了,可是原單位又有新規定出臺了,有幾種原特殊工種現不屬于特殊工種,也就是在崗時規定是特殊工種,現在規定??屬于特殊工種。和夏斌一起來辦理特退的幾個工友聽到這個消息腦袋都快氣炸了,隨行的家屬也掉眼淚。
夏斌共三次調崗,其中間一個工種廢了,剩下兩個工種累計工作夠九年了,由于原單位管理不善好多資料不完善,這里找那里尋總算把檔案交上去了,等待審批的日子里,希望有關部門領導關愛下崗職工,他們把最強壯的年華奉獻給事業,人到中年來到社會摸爬滾打諸多難處,他們是特殊群體需要重視。
還木有評論哦,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