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我只想問,那一天你誦經以后去了哪里?
清康熙三十六年,臧南一個農奴家的孩子被西藏攝政王指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他就是十四歲的倉央嘉措,那一年他從故鄉到了拉薩,成為六世達賴喇嘛。從此倉央嘉措在嚴格的監督下學經修道,可是他難以適應這里的生活,他對權力和地位毫無興趣,他骨子里其實是個文藝青年。傳說中倉央嘉措夜晚經常流連于拉薩街頭,醉心于歌舞酒宴。
倉央嘉措的種種表現自然會招來非議,康熙四十四年,倉央嘉措的六世達賴被貶廢。
此時的西藏,政局動蕩,政治矛盾極其尖銳,被貶后的倉央嘉措并不能如愿回到故鄉去過他向往的田園牧歌的生活。就在被貶的第二年,他被押解進京,途經青海湖時,倉央嘉措在湖邊打坐,就這樣圓寂了,那一年他二十三歲。
還有一種說法,好心的解差在青海湖邊把他放了,從此他像普通人一樣放牧、唱歌,又過了幾十年。我希望是后一種,你呢?
死于謀殺,當初他不愿意繼承達賴的生活,想過平凡人的生活,經常去外面花天酒地,觸怒了當權人,和虎視他王位的人,于是密密處死了他,(毒)殺,當然,只有23歲,很年輕有才華的青年,傳說在青海湖消失了,遠走去了哪里,不知所蹤,那是他們掩蓋殺人的真相,編造的謊言,他的情人都處死了,他還有什么好下場。他一心想過普通人的生活,可是轉世靈童的身份不rong許他這樣平凡,愛人或殺或死或流放,最后也輪到他走了她們同樣的路!但生命雖短,才華永傳,留下大量情詩,歌頌美好愛情,也是他畢生所愿,也許只有天國可以與她們團聚,再也沒有權力紛爭,可以過普通人的生活!……
有人說倉央嘉措23歲時在青海湖邊圓寂了,也有人說他轉世輪回了,也有人說他回歸天國了……
倉央嘉措到底去哪里了?
提起倉央嘉措,也許很多人沒聽說過這個人,但他的情詩你一定讀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
侯門一入似海深,欲訊卿卿問鬼神,此情惘然逝如夢,鏡花水月原非真……
倉央嘉措(1683~1706)是西藏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第六世達賴喇嘛(西藏宗教領袖)。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出生在西藏山區一戶農奴家中。
就在他兩歲的時候,西藏的第五世達賴喇嘛圓寂了。
時為西藏攝政王的桑結嘉措就在藏區尋找轉世靈童。此時西藏屬于清朝的“自治區”,康熙允許達賴喇嘛作為宗教領袖統治西藏。
尋找轉世靈童的辦法是:把五世達賴喇嘛的遺物和一些玩具混雜放在地上,把符合條件的小孩集中在一起,如果哪個小孩拿到了五世達賴喇嘛的遺物,這個小孩就是轉世靈童。
攝政王找來找去,倉央嘉措符合這個條件,他拿到了五世達賴的遺物,于是倉央嘉措就成了第六世達賴喇嘛。
到了14歲時,攝政王這才把倉央嘉措接進了布達拉宮。
有人會問,為什么攝政王這么晚才把他接進宮呢?原來攝政王是為了專權遲遲不把他接進去。
進宮以后,倉央嘉措很不適應宮里的枯燥生活,整天誦經,煩死了,不如在民間玩得灑脫。
另外喇嘛是不能結婚的,而此時倉央嘉措正值青春期,也想談女朋友,但清規戒律不讓他出門。
不讓出門,倉央嘉措自有辦法,到了晚上他脫下袍子,穿上牧民的衣裳流連于拉薩街頭。
甚至有一次,他穿上綢緞衣裳,扮作上層貴族公子,流連于勾欄妓院,沉浸在聲色犬馬中。
倉央這樣做的目的,是想擺脫這種枯燥傀儡生活,向往人間的愛情。
原來倉央雖然是喇嘛,是西藏的宗教領袖,有無上的權利,但這只是表象,實際上他的權力都被攝政王桑結嘉措所掌控,說白了他就是一個提現線木偶。
為了擺脫苦惱,這時候倉央嘉措寫了大量的情詩,講真蒼倉央不是一個出色的喇嘛,卻陰差陽錯成了著名的詩人,他寫的情詩纏綿悱惻令人心旌搖動。
轉眼10年過去了,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布達拉宮發生了政變,攝政王桑結嘉措被政敵拉藏汗殺死了。
為了掩蓋罪行,拉藏汗上報康熙說倉央嘉措是假轉世靈童,是攝政王用來欺騙你的道具。這位靈童整天只會寫情詩,不會念經不務正業,沉迷酒色三觀不正。
康熙聞聽大怒,于是派兵把倉央嘉措押解進京,當一行人走到青海湖邊時,倉央嘉措在湖邊圓寂而死,這是第1種說法。
第2種傳說是倉央嘉措被政敵拉藏汗秘密處死了。
第3種傳說是被康熙囚禁到五臺山上,最后抑郁而終。
第4種說法是倉央嘉措在半路被士兵放了,最后他成了一個普通的牧民,娶妻生子過完了一生。
第5種說法是在半路上,倉央嘉措被一個白胡子老頭救走了,據說后來有人在北京見過倉央嘉措,再后來有人在青海見過他,這時候他已經64歲。
倉央嘉措到底去了哪里眾說紛紜,不過人們更愿意選擇相信第五種說法,倉央嘉措無疾而終。
文/秉燭讀春秋
回答問題之前,簡要的看一下他的人生經歷,然后回答你倉央嘉措到底去了哪里?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在世只度過了短短的二十五年人生。一至十五歲是他快樂的少年時光,從十五至二十五歲,在這十年當中,他是西藏的宗教領袖,也是為愛而癡狂的悲情詩人,雪域中像火一樣的一代情圣,又是上層權力爭斗的犧牲品。
公元1683年(康熙22年),倉央嘉措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里,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紅教)佛教。1682年2月,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在剛建好的布達拉宮與世長辭,他的弟子桑杰嘉措和羅桑嘉措,根據當時西藏的局勢,秘不發喪,隱瞞僧侶大眾和大清康熙皇帝,時間長達15年之久。
俗話說:紙里包不住火,公元1696年康熙平定噶兒叛亂時,才知道達賴喇嘛去世了很多年。圣怒之下責問桑杰嘉措,桑杰嘉措這才尋找六世轉世靈童,于是十五歲的倉央嘉措,于同年10月才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做床典禮。
年輕瀟灑的倉央嘉措,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了一個帥氣十足的美男子。布達拉宮的酥油燈掩蓋不了他青春的愛火,叛逆的性格又與清規戒律格格不入。他要打破陳規陋習,趕走寂寞孤獨,勇敢的追求完美的人生。
世道沒有容忍他的選擇,三段沒結果的愛情,也如他的人生一樣,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權欲是種無形的東西,有些人把看成了生命,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而倉央嘉措根本就沒有理會這些,他不想被人當做玩偶,也不愿做無謂的傀儡,他想做一個真正的人。當然這是不能被某些人所接受的,打擊報復像魔鬼一樣向他襲來。
1705年,康熙皇帝收到了 拉藏汗的奏折,以倉央嘉措不守清規為由,要求廢除他六世達賴喇嘛的封號??滴踉t準后,押解北京后進行處理。
那么倉央嘉措到底去了哪里?有很多種傳說:
一。押解途中,在青海湖附近圓寂。
二。在千軍萬馬中,施展神通跳脫,去了印度、尼泊爾。
三。押解的途中,欽差理解不了康熙不清不楚的圣旨,放了倉央嘉措,最后在阿拉善圓寂。
四。到了北京后,被康熙送往五臺山終老。
五。在布達拉宮被人毒死,他的靈魂化作仙鶴,在理塘附近一直守護著藏族人民。
但我想,倉央嘉措不會輕易的死去,以他那種奪人的才氣,勇敢無謂的智慧,我相信第二種和第三種說法。
他傳奇而又神秘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六十六首絕美的詩歌,我們讀著他的詩歌,多么希望他能有一個圓滿的前程,走完這一生。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閱讀我的其它文章,我是禪悟凈慧,謝謝??!
倉央嘉措就在這里:地球,他走進了千萬人民的心中,也走進了萬千善良多情的人心,不曾遠離。
倉央嘉措是六世達喇喇嘛,門巴族,格魯派的大活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六世達賴喇嘛。
他是一個非常有話題的歷史人物。
爭議一、他出生在藏南察隅的達旺,這里屬于我國的錯那縣,但現在此地卻被印度非法占領,可見印度的無理;
爭議二、他出生在藏傳佛教紅教寧瑪派家庭,但卻被黃教格魯派選定為達賴喇嘛轉世;
爭議三、他是宗教領袖,但更是情歌王子;
爭議四、他是六世達喇喇嘛,但卻曾被剝奪達賴喇嘛稱號,說是偽僧;
爭議五、他在青海湖邊圓寂,但民間傳說他卻在他地傳法;
爭議六、他的詩歌獨樹一幟,但不同身份的人卻都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理解;
還有很多,這里就不再多說了,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查閱。
倉央嘉措到底去哪里了,他已經融入了西藏文化里了。他最后作為政治犧牲品獻祭了,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一下倉央嘉措的最后歸屬:
在拉藏汗奪得西藏政權后,宣稱倉央嘉措為偽達賴喇嘛,同時立噶桑嘉措為新的六世達喇喇嘛,倉央嘉措被康熙要求押送到北京對質,這就出現了幾種可能,一在拉薩拉藏汗不能殺害倉央嘉措,畢竟倉央嘉措是六世達喇喇嘛喇嘛,這在當時的西藏、青海等等僧俗之間是共識,他若明著處死倉央嘉措,會被康熙皇帝責難,各方勢力會一起向他發難。所以倉央嘉措被押送到青海湖邊是非??赡艿?,為什么是青海湖邊?因為這里有倉央嘉措的大批信眾,而且這里距離中央路途近,并且又是青藏勢力的邊緣地帶,只是到了青海湖邊的到底是活著的還是已經圓寂的六世達喇喇嘛就不好說了,因為這里的人,不論貴族還是貧民、僧侶還是凡俗都是倉央嘉措的信徒,拉藏汗不會讓他們把倉央嘉措救下,也不會讓康熙在北京問詢倉央嘉措西藏事務,這樣會讓倉央嘉措有回返西藏的可能,就是不回也不利于他新推的達賴喇嘛的威信,所以在青海湖邊有了幾個版本的傳說:
一、倉央嘉措在此禪定、圓寂;
二、押送的信眾釋放了倉央嘉措,他游歷內地各地,最后落腳阿拉善傳法;
三、被清帝幽禁在五臺山,抑郁而終;
四、被押送的信眾釋放,在青海湖邊做一個普通牧民;
五、在押送到北京的路上,被拉藏汗的親信殺害,假傳消息,病逝于青海湖邊。
這里面有著人們許多美好的愿望,希望倉央嘉措大喇嘛能有美好的結局,因為從他的詩歌里我們能看到一個美好的心靈,而且他是篤信佛教的大德高僧,在眾多各派大活佛的教育和培養下,尤其是班禪活佛的培養,定然是佛教大學者,人們喜愛他、尊敬他。
但我想最有可能的就是第五條了,第一條那也算是自然解脫。其他幾條難以實現,因為他的政敵不會讓他活著到達青海更別說北京了。如果活著到達青海,那么在他信眾的勢力范圍內,他就可以自由,去到北京,他就可以申訴,清帝也不好處理,既不能殺他,送回去又有難度,養在北京,又會被他的信眾詬病。
不管怎樣,塵歸塵、土歸土,倉央嘉措還在這個宇宙里,就在我們生活的地球里,就在我們身邊,他的詩歌依然感染著人們,他的智慧依然啟迪著人們,他的慈悲依然滋潤著人們,這就足夠了。
他是倉央嘉措,也是西藏最浪漫的詩人。他最喜歡的身份是詩人,但無奈,他也是受萬眾敬仰的六世達賴。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1701年,蒙古和碩部拉藏汗繼位,是西藏的實際統治者,效忠于大清朝。而桑結嘉措是達賴喇嘛的第五任第巴(總管),管理西藏地區的部分政務,是實際上的藏王。
注定了拉藏汗和桑結嘉措是政治上的敵人,先下手的是桑結嘉措。1705年,桑結嘉措買通了內待,向拉藏汗飲食中下毒,但被謹慎的后者識破。
戰爭爆發了,失敗的是桑結嘉措,隨即被拉藏汗處死。在位的六世達賴,也就是倉央嘉措,成為拉藏汗實現他野心的下一個目標。
倉央嘉措只愿意做世間最美的情郎,雖然他喜歡游走于街頭,坐臥于酒館,詩和達娃卓瑪才是他的理想,宕桑汪波才是他的真身。但無法改變的是,他是達賴!
拉藏汗向康熙誣陷倉央嘉措不守清規,不理政務,是假達賴,請求予以“廢立”。在拉藏汗和倉央嘉措之間,康熙選擇了支持前者。
倉央嘉措將被送往京師,他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僧眾、藏民從四面八方趕來,為其送行。而這正是拉藏汗不愿意看到的場景,也是最危險的一刻!
僧兵和蒙古軍隊發生了戰斗,無止無休。這時的倉央嘉措徐徐而起,高原的陽光下,他成了真正的活佛。
潔白的仙鶴啊,
請把雙翅借給我.
不飛遙遠的地方,
只到理塘就回。
拉藏汗的隊伍,終于成功執送倉央嘉措和自愿跟隨的僧眾,從哲蚌寺出發,遠赴北京。
燙手的山芋眼看著要被拉藏汗扔了出去,康熙帝的詔書也到了青海湖邊。如果倉央嘉措送解到北京,他又該拿他怎么辦呢?
倉央嘉措與眾人話別,在月光下,漸行漸遠。官員們向康熙給出的報告是:六世達賴行至西寧口外病故。
內蒙阿拉善自此多了一個活佛,騰格里沙漠的承慶寺、昭化寺,賀蘭山的廣宗寺,見證了他此后三十個春秋的歷程,一直到六十四歲那年。
住在布達拉宮,只會讓他緊張和不安,而詩和遠方才是他的向往,理塘才是他的精神故鄉,也許那里有著他的達娃卓瑪。
不飛遙遠的地方,
只到理塘就回。
也許這一種結局才是大家最希望的,同時也是最美好的祝愿。
西藏三大寺的僧人來到康巴地區理塘尋找到了格桑嘉措,他便是藏傳佛教的七世達賴。
倉央嘉措被政敵拉藏汗所殺
倉央嘉措死于政治斗爭,他的一生都是個悲劇,唯有留下大量的情詩傳誦人間。
倉央嘉措在兩歲的時候被發現是五世達賴喇嘛轉世,隨即被桑結嘉措帶到了拉薩。這是一次不尋常的達賴喇嘛轉世遴選,當時拉薩的實際掌權者是桑結嘉措,他是西藏的攝政王,對于權勢的迷戀讓他動了歪腦筋——隱瞞五世達賴喇嘛的死訊,自行完成了轉世靈童的尋找。
也就說,桑結嘉措并沒有將找尋到轉世靈童的事情上報給滿清政府,康熙皇帝也并不知道五世達賴喇嘛已經圓寂。
兩歲的倉央嘉措就這樣被桑結嘉措當作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帶到了拉薩,冊封為六世達賴喇嘛,卻并沒有入住西藏的最高權力中心的殿堂——布達拉宮。
桑結嘉措將倉央嘉措放在布達拉宮外面安置,長達12年,而正是這12年時間,造就了倉央嘉措的悲劇人生。
桑結嘉措為何不降西藏的最高宗教領袖六世達賴喇嘛請進布達拉宮居住呢?原因很簡單,他太過迷戀權力,他太享受當藏王的感覺了,本來六世達賴喇嘛就是他一手安排的傀儡,在西藏那個宗教至上的區域里,無論是誰坐在達賴喇嘛那個位置上,藏王總是要排在后面的。
在宮外的這12年對倉央嘉措非常的關鍵,讓他看到了人間的繁華和真性情,他成為唯一一個正常生長的達賴喇嘛,人間生活的滋養,讓他看到了人間的疾苦,感受到了平民的真情實感,同時也是在這個階段,讓他懵懂的青春種下了情愛的種子。
自然生產的倉央嘉措在那段時間是快樂的,卻根本無法擺脫自己悲劇人生的結局,他注定是要被送上那個活佛的寶座,終究還是要被摁在寶座上任人擺布,最后為一場與他毫無關系的政治斗爭獻出自己的生命。
桑結嘉措終于在倉央嘉措14歲的時候將倉央嘉措接進了布達拉宮,他已經從攝政王變成了藏王,他已經掌握著藏區的最高權力,是時候把藏民們心里的活佛迎進了布達拉宮。從此,倉央嘉措進入了一座無法逃離的監獄。
在布達拉宮的日子讓倉央嘉措無所適從,眾多清規教義給年幼的倉央嘉措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正值青春期的他逆反心理非常的強,他在渡過每天行尸走肉般的白天后,到了晚上,倉央嘉措就換上了牧民的衣服偷偷的出宮,混跡于拉薩市井之中,在更大一點以后,甚至直接在當地的妓院里廝混。
倉央嘉措其實對政治毫無興趣,他寫了那么多的詩歌并非是出于自己政治打擊、排擠的郁悶心情,他是為自己的悲哀而寫,他不是什么活佛,也不愿意做達賴。倉央嘉措只想做一個普通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普通牧民。
侯門一入似海深,欲訊卿卿問鬼神。此情惘然逝如夢,鏡花水月原非真。
悲劇的倉央嘉措流連于拉薩市井接頭,全藏區的牧民都知道他們的活佛過得并不開心。他真正的危機才剛剛開始,桑結嘉措被政敵拉藏汗殺死了,并將六世達賴喇嘛的種種離經叛道的行為上報給了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非常的憤怒,令拉藏汗將六世達賴喇嘛押解到北京??滴醪皇且獑栕飩}央嘉措,他是要用六世達賴喇嘛來制衡拉藏汗。西藏地區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政、教合一的政治體系,如果六世達賴到了北京,康熙皇帝可以用達賴喇嘛的名義對西藏進行更大的控制。
拉藏汗看到了康熙皇帝的用心,如果倉央嘉措被送到了北京,整個藏區的宗教首腦被控制,藏區的宗教事務和民心就會被滿清所左右,這是拉藏汗不可接受的。
唯一的辦法是將達賴喇嘛留在拉薩,卻不能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只能死,這是拉藏汗和康熙皇帝政治權力斗爭的必然。
被押解送京的倉央嘉措走到了青海,被拉藏汗派人毒死了,死后的倉央嘉措被秘密處理,以致現在都無法確定他的確切的埋葬地點,甚至有很多關于倉央嘉措并沒有死的傳聞。
23歲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就這么的在人世間行走了一遭,他留給后人的除了那段撲所迷離的故事,就是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歌。
曾經的西藏王倉央嘉措自從被押解到西海湖一帶失蹤之后,就以隱秘的身份四處云游,最終于1746年去世,享年64歲。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p>
寫過很多唯美而膾炙人口詩歌的第六代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他不僅滿腹才華,還有著傳奇的一生。
這位雪域最大的王,他并沒有他的詩歌表現的那么灑脫,反而處處被困,成為傀儡,最后年紀輕輕就圓寂了。
一、農奴出生的倉央嘉措,被選為第六世達賴喇嘛
康熙二十二年,倉央嘉措出生在西藏的一個農奴家庭,家中世代都信奉紅教。
早在一年前,五世達賴羅桑嘉措在剛修建起來的布達拉宮里圓寂了,他的弟子桑結嘉措為了利用五世達賴的權威,繼續掌管黃教事務,于是對五世達賴圓寂這事,秘不發喪。
他一邊瞞著眾僧侶和康熙皇帝,一邊到民間去搜尋“轉世靈童”,想要等以后五世達賴去世的消息泄露后,就讓靈童直接成為六世達賴喇嘛。
桑結嘉措找到了倉央嘉措,因為倉央嘉措抓取了前世達賴的遺物,于是他就被選中。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平定準葛爾,從俘虜那里聽到五世達賴圓寂的消息,也知道了桑結嘉措想要聯合準葛爾增強黃教實力的消息,為此非常憤怒。
康熙寫信嚴厲斥責了桑結嘉措,這時候桑結嘉措連忙派人去迎接倉央嘉措到拉薩。倉央嘉措就這樣從農奴的孩子變成了雪域最大的王——第六世達賴喇嘛。
二、生活遭到禁錮的倉央嘉措,想要自由和愛情
倉央嘉措成了六世達賴喇嘛,住在布達拉宮里學經修道,雖然他有達賴喇嘛之名,但是并沒有實權。
他渴望自由和愛情,紅教家庭出生的他本可以娶妻生子,可是現在黃教擁有更大的權力,黃教嚴禁僧侶接近女性,這樣倉央嘉錯就失去了想要愛情的權利。
倉央嘉措被困在布達拉宮,手里沒有實權,生活上又遭到禁錮,他的內心抑郁又痛苦。他寫了很多詩歌:
“假如真有來世,我愿生生世世為人,只做蕓蕓眾生中的一個,哪怕一生貧困清苦,浪跡天涯,只要能愛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p>
這首詩應該是倉央嘉措對自己內心最真實的寫照了,來世只做清貧困苦的凡人,然后就可以隨心所欲的經歷世間的愛恨情仇。
三、倉央嘉措成為政治犧牲品,二十出頭就圓寂
早在明末清初,黃教為了取得西藏的統治權,曾聯合蒙古的和碩特部,用武力擊敗當時的西藏執政,但取得勝利后,和碩特部并沒有撤兵,因此黃教始終沒有得到大權。
到了康熙四十年,拉藏汗繼承汗位,與桑結嘉措的矛盾日益加深。
于是桑結嘉措決定先下手為強,他派人到和碩特部的拉藏汗的飯里下毒卻被發現,拉藏汗發兵殺死桑結嘉措,然后向清朝皇帝上書,說桑結嘉措謀反,又說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沉溺酒色,不像話,根本不像是真正的達賴。
康熙皇帝收到奏報,非常憤怒,廢掉了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并要求把他押送到京師。
康熙四十五年,倉央嘉措在被押送到京師的路上,圓寂了,年僅23歲。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或許不是一位好的達賴喇嘛,但他生前寫下無數詩歌,每一首詩歌都意境深遠,美得讓人嘆息。
雪域最大的王,最后潦草收場,是有遺憾。
但至少做為詩人,倉央嘉措做到了把心中所想全部傾注在詩歌里,讓他那些浪漫的詩歌在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所傳誦,這一點,一點都不遺憾。
我是周柃利,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大家滿意。
還木有評論哦,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