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覺得當今社會出現“年輕人不再為老人讓座”現象,主要是年輕坐公交車時看手機。前些日子我坐公交車回老家,就看到公交車上有這種現象,因為那天是星期天,多數年輕人都是坐公交車到濕地公園玩的,公交車上的人也比較多,有一位老人可能是上公交車的時候沒有座位,就鋪著一張紙坐在公交車后面步行臺階上,在坐公交車上的年輕人都在看手機,可能手機上的東西非常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有的著了迷,有的在笑,有的看迷糊了還在睡覺,沒有一個年輕人給老人讓座的。
其實在年輕人當中,也有素質高的人,有一個年輕人在到站時,站起來把坐讓給了這位老人,看到的人都有一種羨慕的眼光在看老人。
那不是他大姨,大媽,父親母親憑何給不認識的老人讓座,誰有座誰輸服,還想找回毛澤東時代的年青人活雷鋒少之又少了!
關健是年輕人現在大部分也很累,他們也想多休息會兒,快連爸媽都懶得理的人不可能給個不認識的老人讓座!
現在社會變了,人們只生活在財富中,至于人情,感情早以拋之腦后了!
老年人也開始認識到,我還不老!無須讓坐!你讓坐我跟你急!
我看到公交車上,有很多老人給小學生讓座,雖說這是老年人疼愛孩子的一種表現,但我不贊同,因為老人比小學生更需要座位,孩子更應該照顧老人。
在公交車上,年輕人給老人讓座,是一種“雷鋒”精神的體現,值得稱贊。
只是座位不是唯一給老人準備的,有的老年人身體健壯,根本不需要座位。反而有很多孕婦、病人以及那些站都站不穩的老年人,他們比那些健康的老年人更需要座位。
公交車經停醫院門口的公交站后,如果上來病號,年輕人總會將座位讓給他們,因為這些人最需要座位,所以什么年齡并不是最重要的。
圖中的老人站不穩所以需要座位
我們老年人也應該體諒一下年輕人,他們上班一天也很辛苦,除了特殊情況,我們就不要在上下班時間和他們一起擠公交了,擠壞了怎么辦?和他們錯開時間段坐公交。
如果帶著孫子一起上公交車,也不要占用兩個座位,完全可以抱著小孫子,也可以多一個座位給另一個需要座位的人。
我也是老人,站在老人角度說說社會上出現的“年輕人不再為老人讓座″的現象。
我國是一個禮儀大國,中華兒女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流傳了幾千年。特別是當今社會,國家更加重視對老年人的關心,關懷。各行各業出臺了多項尊老敬老扶老愛老的措施,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感覺到一股濃濃的愛老之情。如對老年人游覽公園不買票;坐市內公交車不買票:免費休檢等。社會上也形成了尊老愛老敬老氛圍。老人一上公交車,就有年輕人趕緊把座位讓給老人;公園里游玩困乏了,也會有年輕游客把座椅讓給游覽的老人。
這樣的禮儀幫愛也使得一些道德水平低下的老年人有了其它想法:我老我偉大;你幫你應該。把國家人民對老人的尊敬變得理所應當。走路不看紅綠燈,斑馬線,我行我素;公共場所不排隊,大聲喧嘩;開著電動車、老頭樂橫沖直撞,擾亂交通:架著高音喇叭深夜跳舞,蹈擾四鄰。一切變得理所應當,把一切的一切變成必須的。所以出現一些為老不尊者,一上公共汽車,如果沒有人讓座,就對年輕人吵吵嚷嚷,強迫人家讓座,心安理得。就是這些為老不尊的人,害了老年人群體,因此出現了在公共場所“不想給老年人讓座”的現象。究其原因,根子出在老年人自己身上。
就說讓座一事,人家讓了,說明人家尊敬你,人家不讓,也沒有傷害到你,大家坐車,平等相處,為什么你強迫人家讓座。
作為老人,我為這些為老不尊老感到羞恥。也呼吁老年朋友們,自尊,自愛,自強。給年輕人做好榜樣,留下一絲美好念想。你說呢?
乘坐公交地鐵的的人,老中青幼都有, 弱病殘孕常見,讓不讓座要看具體情況,不應該只看年齡。
杭州地鐵上的座位后面有"請讓座給有需要人士"的提示,這個提示很有道理,讓座不按年齡而是看需要。
老年人平時沒有那么忙,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情,盡量避免在乘車高峰出行?,F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時間長,早出晚歸,很不容易,應該給他們一個舒適的乘車環境。
因為現在年輕人工作越來越辛苦了唄!自己都累的沒有力氣站了,哪里還照顧的了廣場老人。
有些老年人為老不不尊,導致年人有反感。不讓座的年輕人是少數,多數年輕人還是給老年人讓座的。
現在的老人,活得瀟灑,活力十足,老當益壯,超市搶雞蛋排第一,真正坐公交車,地鐵的年輕人都是打工一族,工作辛苦,太累了,難得上班或下班的時候坐一下,稍微瀟灑一些的上班人都有自駕車,何須坐地鐵,公交車?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一些老人倚老賣老,做老不尊,教壞子孫,值得深思??!誰對誰錯,難以評論。你認為呢?
有的老年人退休后沒有事坐車去買東西,逛市場,去哪玩。年輕人有的是上班而且有的工作崗位很辛苦,讓是禮貌不讓也無可厚非。
還木有評論哦,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