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師說事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用潛射型洲際導彈實施偷襲?大概率這種事是不會發生的。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白一點,發射潛射型洲際導彈的裝備,它的名字叫戰略核潛艇。
這件武器,在所有擁有潛射型洲際導彈國家里,共同的認知,它是用來進行第二次核反擊使用的戰略性武器。
什么意思呢?
在平時,戰略核潛艇是在各個大洋的深處潛伏,這叫戰略值班。之所以這么做,因為戰略核潛艇的任務是,當它的國家在對手核武器的攻擊下,失去了核反擊能力。
在這里有一個重點,一定要注意,是失去了核反擊能力。
那么這個時候戰略核潛艇才會出現,對對手實施在海上的核打擊任務,進行報復。
所以當擁有戰略核潛艇的國家,在對手的核攻擊下,陸地上哪怕還有核反擊能力,它都不會動用的。
它是作為底牌,壓軸出場的。
基于戰略核潛艇的使用方法,所以題主這個問題其實是不成立的。
因為等到用上戰略核潛艇的能力的時候,基本上已經確定是哪個國家首先發動的攻擊。
畢竟如今的科技環境太過發達,空中的各種電磁波,太空中衛星,地面上的各種雷達,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進行偵察,洲際導彈發出的一點火星都能引起一堆衛星的圍觀。
所以想要隱藏是不可能的。
說道這里,問題來了,哪萬一呢?
兵者詭道也,它還真就有使用潛射型洲際導彈發起攻擊的,這到時候又怎么說呢?
對于這個疑惑解釋一下。
這件事,首先得看看哪個國家有這種潛射型洲際導彈?
不多一共只有五個,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還有一個不用說。
當然,隔壁三哥家里也是有核潛艇的,這個不能落下。
但請記住,三哥家的核潛艇是租借俄羅斯的,而且俄羅斯租借給三哥的不是什么戰略核潛艇,僅僅是攻擊型核潛艇。
所以三哥家雖然有K—15海洋導彈,一款可以搭載核武器的彈道導彈。
也就是說,三哥是不具備戰略核打擊能力。
在這里還必須強調一點,雖然洲際導彈是彈道導彈,但彈道導彈不一定是洲際導彈。
因為洲際導彈的標準是擁有至少五千五百公里的射程,而彈道導彈的要求是,在火箭發動機的推動下,按照預定的軌跡飛行,在關閉發動機之后,可以做自由拋物線飛行的導彈。
而K—15是彈道彈道,但它只有七百公里的射程,所以它算不上洲際導彈。
就算是K—15導彈能裝到潛艇上,想要用它實施偷襲,七百公里的射程,這基本上已經進入到對方嚴防死守的防御線里,進行發射的,估計剛一露頭就得被掐住。
所以三哥這個雖然有潛射型彈道彈道,但不能算。
也就是說正真意義上有潛射型洲際導彈的國家,不多,就五家。
這五家中,不用說的國家,不遭災不惹禍。
其余四家呢?美國,英國和法國可以說是盟友,相互之間用潛射洲際導彈對峙,犯不著,大概率是不會發生的。
另一家俄羅斯呢?雖然脾氣暴躁了一點,但也想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但美國不讓,老是挑事。
所以最終形成對峙的也就是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之間。
那么如果有潛射型洲際導彈在俄羅斯的領土內爆炸,會發生什么?
說這個問題之前,需要明白一點,俄羅斯的領導人手里有一個叫做核按鈕的東西。
接下來就說說這個核按鈕。
話說核按鈕,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
第一個使用的國家是蘇聯,這個時期正好是勃列日涅夫所領導的時期。
這個核按鈕的作用,就是在出現緊急危機的情況下,由最高決策者命令,可以做到迅速及時地將命令下達給直接的執行者。
一說到核按鈕,一般會下意識地認為,這是一個按鈕,其實不是的。
同樣他不是什么電報,電話之類的東西,更不是利用電波進行傳播的命令。
因為以上這些都不靠譜,容易被截獲。
所以這個所謂的核按鈕其實是一連串特殊的數字密碼而已,這串密碼一旦被啟動,就會直接下達給核武庫的執行者。
由核武庫的執行者,按下發射的命令。
據說這枚核按鈕,制造出來的時候,就是一個帶著各種各樣的電子板,按鈕和控制系統的箱子。
這個箱子分為上下兩層,還有著據說形狀特別古怪的密碼鎖,而且一上就是四個這樣的密碼鎖。
在制作的時候,考慮到緊迫性,所以這個箱子,可以從上下兩個方向開啟。
雖然這件裝備里面的東西比較復雜,但從外表上看,也就是一個普通的公文包而已。
當然如今的這個裝置已經做了一些變動,畢竟時代不同了公文包的款式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如今裝著這個核按鈕的箱子,是一個厚度只有十厘米,重量卻達到十公斤的家伙。
現在技術發達了,這個箱子還設有自動保護裝置,設置的密碼是一個國家最高的機密,而知道這個密碼的人只有一個,哪就是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要知道之前,這個核按鈕是由三個人來掌控,一個是俄羅斯的領導者,另一個是國防部長,最后一個是參謀長。
不過核按鈕雖然是由三個人,三個按鈕來控制,但并不是說三個按鈕同時按下才會起效果。
因為按照導彈發射的過程,對方發射導彈出來,到擊中他們設定的目標,前后僅僅需要七分鐘而已。
這么短的時間,三個人達成統一意見,這個很不容易。
在加上這種突發事件之下,三個人不可能保證同時在場。
不過如今的核按鈕也有一定的工作流程,就是為了讓領導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判斷。
具體做法是,首先各種監測站對來自境外向境內發射的導彈進行偵察。
這種監測站,往往遍布全國各地,而且是二十四小時不停地檢測。
一旦抓到導彈來襲的信號,就會馬上上報給中央指揮部。
而指揮部需要做的就是,進一步驗證,這個驗證會通過其他頻道來操作。
這種驗證最終得到了結論,認定消息確實屬實,這就進入到下一步。
值班軍官就會向核按鈕發出戰略信號。
再下一步就是核按鈕,會在第一時刻做出回應,向中央指揮部下達發射導彈的命令。
這才是一套按核按鈕的全套流程和方案。
而這一切都要在七分鐘之內辦到。
那么為了有效保護這個核按鈕,它還有一層保護,就是多次輸入密碼錯誤的時候,這個核按鈕就會失效。
如今不止俄羅斯有核按鈕,美國和法國也有類似的東西。
據說俄羅斯總統身邊,有一個穿著海軍制服的軍官,手里有一只黑色的手提皮箱,哪個就是核按鈕。
而這名海軍軍官要做到,總統在哪,他就在哪的程度。
至于美國也一樣,是一個穿著軍服,提著黑色皮包的人,而這個人通常被外界叫做橄欖球,里面放的不是按鈕,而是一組啟動核武庫的密碼。
到了法國,類似的東西也有,但不是手提箱,也不是什么黑皮包,而是一個叫朱庇特的小房間。
而這個所謂的朱庇特房間,其實就是法國的核力量指揮系統的一個代號。
所以類似核按鈕的東西,在一些國家中都是有的,只是外形和存在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說這件事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對于核武器的攻擊,各個國家都會嚴密監視,這種監視是沒有休息和周期的,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做。
第二所謂的洲際導彈一旦發射出去,基本上逃不過各種檢測手段,第一時間就會被上報。
上邊已經說了,要在七分鐘之內做出回應,這個時間是相當短的。
第三任何洲際導彈發射出去之后,所發射的國家一定會承受接下來的報復行動,這種報復行動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一樣,一旦打開,這就不是災難可以形容的,而是毀滅。
也就是說,洲際導彈的發射,沒有哪個國家會輕易行動的,后果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所能承受的,哪怕是這個國家很強大。
這也是為什么,如今一說洲際導彈要進行一個試射,他不是說自己悶頭這里進行試驗,而是會提前進行一個通知,對外做一個航行通告之類的東西。
告訴其他國家,他這里是一個試射行動,不帶有其他目的,放心。
其實這種放心,不僅是讓其他國家放心,也是讓自己放心,不然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就真麻煩了。
所以在這種大背景下,有國家會用戰略核潛艇躲著大洋底下進行偷襲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方案叫核捆綁。
什么意思呢?有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發射了洲際導彈,帶核彈頭的。
那么這個國家就會向所有有核武器的國家及其盟友發射洲際導彈。
這就相當于無差別攻擊。
所以一旦有國家使用了洲際導彈,還是偷偷地用戰略核潛艇的潛射進行發射的。
就算是找不到這個國家是誰,接下來面對的結果,是這個地球上所有國家所不能承擔的后果。
面對這種結果,所有有能力這么做的國家,顯然不會第一個去做這種損人還不利己的事。
這也是為什么,大的國家之間有了沖突,寧愿兵力集結進行真刀真槍的較量,也不會在核武器這個環節上做點什么?
他們也只會對沒有核武器的國家,實施恐嚇,一旦對方有了,他們就立馬將這個口頭選項直接給封上,提都不會提。
最后在說一點。
使用戰略核潛艇對對手使用潛射型洲際導彈進行攻擊不值當。
首先說英國和法國,他們國家的戰略核潛艇通常情況下,會在大西洋的海底待著,進行所謂的戰略值班。
那么英國,法國和美國是盟友關系,他們之間不可能出現對峙的。
所以他們的目標只可能是其他國家。
而他們的洲際導彈的射程也就一萬公里而已,這個距離,對有價值的目標進行攻擊,說實話雖然能摸到,但還是很費勁的。
打不打的著,很難保證,畢竟距離越長,對方準備的時間就越長,如今各種防御系統還是很靠譜的。
所以這其中還有一定的技術難度。
如果想要達到奇襲的效果,進入到太平洋還是很有必要的。
但從大西洋進入到太平洋,這又不是他們的后花園,距離這么長,戰略核潛艇會不會出點什么事?這可真就不好說了。
哪也就是說,不到最后關頭,他們是不會動用這張底牌的。
再有就是問題中所問到的。
用潛射型洲際導彈,對對手實施攻擊,會不會知道是哪個國家發射出去的?
答案是會知道。
為什么呢?老話說得好,世界上就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
這句話用到洲際導彈上也是成立的。
洲際導彈作為大*器,每一套這樣的洲際導彈都有不一樣的標識。
比如這些導彈在發射的時候,哪個點火噴出來的火焰,都會不一樣的。
畢竟洲際導彈裝載的燃料成分,每個國家裝進去的比例是一樣的嗎?不能保證吧?
再有一個重要原料使用的產地不一樣,里面包含的微量成分不同,他噴出來的火焰是不一樣的。
接著是技術,各個國家的技術肯定是不相同的,畢竟每個國家的技術積累,和他們的研究領域向不同方向發展的成果。
這些東西集合到洲際導彈上之后,具體表現就是,洲際導彈在飛行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飛行姿態或者軌跡一定會有區分。
接著是,進入到攻擊目標階段,彈頭的攻擊模式,因為要突破對手的防御線,他們使用的方法也是有區別的,就算是使用相同的方法,但因為使用的技術不同,也會出現不一樣的現象。
等等這所有的一切,就像是洲際導彈的識別碼一樣,就算是肉眼無法區分,可一旦將參數輸入到計算機中,讓計算機去分析。
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分析出,這枚洲際導彈使用的型號是什么型號。
按圖索驥很快就能找到發射這么洲際導彈的國家。
那么今天就到這了,喜歡的話,點個贊,再加個關注,方便以后常來坐坐。
對于俄羅斯來說,不管是哪個國家發射的潛射彈道導彈,只要攻擊俄羅斯,俄羅斯就會向所有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發射洲際導彈,所以俄羅斯不需要知道是哪國發射的,只需要知道洲際導彈是否是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
潛射洲際導彈
現在全球具備發射潛射洲際導彈的國家,也就是擁有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國家,就只有5個國家,其中有3個國家是一個陣營的,分別是美英法三國,甚至英國的“三叉戟”潛射洲際導彈也是美國提供的,英國并沒有研制洲際導彈,這三個國家正常情況下不會相互攻擊,它們最可能攻擊的對象是俄羅斯。
潛射洲際導彈發射裝置
如果真的有核潛艇從海中發射洲際導彈,那么并不會是平白無故就發起核打擊,會有前提,或者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核戰爭,發射洲際導彈的國家和被攻擊的國家出現了矛盾或者危機,比如古巴導彈危機時,蘇聯如果遭遇洲際導彈攻擊,不用多想是美國發射的,直接反擊就行了。由于核武器威力巨大,在正常情況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會主動發射洲際導彈。
核彈頭
實際上核大國已經提前做好準備,收集了其它國家潛射洲際導彈發射時的各種信號特征,比如美俄在進行洲際導彈試射時,對方都會調用衛星、偵察機或者偵察船進行信號收集,并且全程監視,不同的導彈發射時的信號是不一樣的,只需要根據信號特征,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判斷出是哪個信號的洲際導彈,然后確定發射國家。
核潛艇
如果被轟炸的非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都不用知道是哪個國家發射的,發射國會自己告知,因為擁有核武器的一方擁有絕對的優勢,不需要擔心被攻擊國家知道后的結果,甚至在發射之前會提前通知。在非戰爭時期,大國之間進行洲際導彈試驗都會提前通報,目的是為了防止引起誤判,如果不通知就發射,那么引起誤判就真的麻煩了,比如蘇聯曾經一次發射16枚潛射彈道導彈,要是不提前通報美國,很容易引起誤判,一般情況下哪有一次試射16枚洲際導彈。
這段時間以來,核反擊、核打擊已經成為了越來越熱門的話題了。前段時間俄羅斯不斷地進行核威懾,現在北約就又開始進行針鋒相對的核演習了。
首先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有些國家的核反擊政策很簡單、很直接。說白了就是:不管哪個國家發射的潛射洲際導彈帶著核彈頭打向了我,那么我也不管是誰發的,我就會向所有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發射洲際導彈進行核反擊。
這種反擊政策叫做:全面反擊,簡單點說就是——我活不成了,別人也別想好好活。目前據說:俄羅斯人執行的就是這種核反擊策略,所以說俄羅斯人根本不需要知道誰在用潛射洲際導彈攻擊自己。
潛射洲際導彈
大家都知道:現在世界上的主流核大國、核強國一般都具備“三位一體”的核反擊能力。陸基由于生存力不足、隱蔽性不強;空基核反擊由于難度太大等等。
于是乎,?;朔磽?、用戰略核潛艇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就成為了很多國家優先選擇的核反擊手段了,例如:美國人目前的主要核反擊手段就是?;膽鹇院藵撏?。
目前這個世界上能夠發射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國家只有五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聯合國五常了。一個國家要想發射潛射洲際導彈必須具備兩個前提:
一是,必須要有戰略核潛艇才行;二是,必須要有潛射型的洲際彈道導彈才行。
以上這兩個要求對于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來說簡直難于上青天了。另外一點就是:如果你費盡心機的用戰略核潛艇發射了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可是沒有攜帶核彈頭的話,基本上就沒啥意義了——還不如直接發射路基導彈劃算。
經過研究和測算,這個世界上一個國家同時具備:戰略核潛艇、洲際彈道導彈、還有核彈頭,這三個大*器的,目前只有聯合國五常了。很多人會說:印度好像也具備這三個東東。
不過我想說,印度人一共只有兩艘戰略核潛艇,自己造的那一艘不知道能不能用;剩下的一艘是租借俄羅斯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發射。
現在五常國家基本分成了三個陣營了,英法美屬于是一派的;中、俄屬于是另外兩派的。
美國人裝備的是“三叉戟”潛射洲際導彈,英國人自己沒有還是美國人給的;法國人裝備的是M51潛射導彈。俄羅斯裝備的是著名的“布拉瓦”潛射洲際導彈、我們家當然是“巨浪2”型潛射洲際導彈了。
英法美之間幾乎不可能存在互相攻擊的情況,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俄羅斯與美國發射潛射洲際導彈互相攻擊了。
前面分析過了,俄羅斯一旦遭到潛射洲際導彈攻擊本土的話,估計他們第一個核反擊的對象就是美國人了。這一點應該是毫無疑問的,所以對于俄羅斯來說也沒有必要知道是哪個國家攻擊了自己。
那么到底會不會出現:一個國家被潛射洲際導彈攻擊以后不知道是哪個國家發射的呢?我個人認為:這種情況目前是根本不會出現的。
首先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世界上的核大國、核強國之間都是有著內部的溝通渠道的。一般一個國家在發射潛射洲際導彈之前都會進行提前的通報、甚至是直接打熱線電話溝通的。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蘇聯曾經一次發射16枚潛射彈道導彈,要是不提前通報美國,很容易引起誤判,一般情況下哪有一次試射16枚洲際導彈。
這一次的俄烏沖突期間,不管是俄羅斯方面還是美國方面進行洲際導彈的試射,也都提前告知了對方,甚至告知了全世界了。
其次,現在世界上的核大國基本上都有著對世界范圍內洲際導彈發射全套的監視系統,這一點美國人做得最完善、最全面了。
一般當一個國家進行潛射洲際導彈發射的時候,別的大國會進行全程的監視并收集各種信息和信號。
美、俄在進行洲際導彈試射時,對方都會調用衛星、偵察機或者偵察船進行信號收集,并且全程監視。下一次當對方再次試射潛射洲際導彈的時候,基本上也就知道是誰發射的、軌跡是什么樣的了。
話說回來,美國人在海外有400多個軍事基地、空中有無數的間諜衛星和偵察衛星、各個區段有無數的雷達等等?,F在美國人追求的可不僅僅是知道哪個國家發射了潛射洲際導彈;美國人現在打造的可是攔截系統、反導系統了。
這樣一來大家應該能夠理解了,世界上的核大國、軍事強國都已經開始在研究如何攔截別國的洲際彈道導彈了,那么想知道是哪個國家發射的豈不是很簡單?,F在別說五常擁有這樣的能力,連日本都具備了探測和鑒別誰發射了洲際導彈的能力了。
另外現在有核國家基本上不會突然對無核國家進行潛射洲際導彈的打擊的。即使有這種打算和需求也會提前進行告知,提前進行威懾,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使用核武器的。
這一次的俄烏沖突中大家也看出來了,俄羅斯盡管威脅了無數次要核打擊烏克蘭??墒悄壳皝砜吹脑?,俄羅斯依然不敢這么做,畢竟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總結一下就是:目前來看的話,一個國家要想用潛射洲際導彈打擊另外一個國家,而且還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的狀態——實在是太難了、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主要的難度就在這幾個方面:
一是,全世界具備這種能力的國家太少,很容易用排除法就知道是誰干的。一共只有五個國家具備這種能力,估計連傻子都知道是誰發射的潛射洲際導彈。
二是,核大國、核強國之間是有內部溝通渠道的,一般不會貿然出手的。畢竟核戰爭、核打擊不是開玩笑的。
三是,現在的衛星以及各種偵測系統都異常發達,往往潛射洲際導彈升空的那一刻大家都知道是誰發射的了。如果是試驗那就算了,如果是真要打擊別國的話,那么別國的核反擊會立即開始的。
陸基洲際導彈、戰略轟炸機、?;鶓鹇院藵撏П还J為“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利器”,特別是相比陸基地下發射井發射的洲際導彈和戰略轟炸機而言,隱藏在深海中的戰略核潛艇更因為自身的天然隱藏優勢被列為“重中之重”。比如戰略核潛艇可以利用地球上超過71%的海洋面積中超過63%也就是全球接近46%的公海隱藏自己,并在接到發射命令后第一時間向目標地區發射洲際導彈實施戰略核打擊。那么對于被攻擊的一方而言,假如本國擁有反導系統的話,又是如何第一時間確定來襲導彈來自哪個國家?從哪里發射?該如何準確攔截的呢?
現階段全球范圍內擁有戰略核潛艇的國家主要有五常和印度共計六個國家,在這六個國家中印度只有一艘“殲敵者”號戰略核潛艇,但是該潛艇是否具備戰略值班能力還是未知數,畢竟其數量只有一艘,而且自身存在很多問題,更為關鍵的是現階段印度還沒有裝備實戰化的洲際導彈,特別是能夠裝填到戰略核潛艇發射的潛射洲際導彈,所以印度雖然裝備有戰略核潛艇,但是根本不能算數。
剩下的聯合國五常中,只有中美俄三國現階段裝備了實戰化部署的中段反導系統,具備洲際反導攔截能力。那么對于中美俄三國而言,如果洲際導彈是從陸地發射的話,部署在太空的“天基紅外預警衛星”可以在導彈點火初始段既發現目標并開始實時追蹤鎖定。畢竟前期對于裝備洲際導彈的國家國土上能夠隱藏地下導彈發射井或者隱藏洲際導彈發射車的地下洞庫已經有全面了解,所以在導彈剛開始點火發射時就發現目標并不難,但是面對海上還是在水下點火發射的洲際導彈想要第一時間發現還是很難的。更何況戰略可以長時間潛航到更靠近目標的海域發射,那么對于想要攔截國家而言反導攔截難度更大。
但是仍然有辦法知道,比如戰略核潛艇發射洲際導彈并不是接到發射命令后直接上浮到發射深度發射,還是要潛航到預定發射海域再發射。那么首先排除在更靠近目標海域發射的可能性,一個是領海附近水深較淺,極易被岸基反潛打擊,另外一個在近海發射時導彈初始發射段飛行速度慢,更容易被攔截。
那么剩下的海域中洲際雖然剛開始點火發射的時候可能無法和陸地一樣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但是等到導彈開始爬升后,部署在太陽同步軌道的天基紅外預警衛星同樣能夠發現飛行速度越來越快的洲際導彈疑似蹤影。
特別像美國反導系統中還有部署在海上移動平臺上的?;鵛波段反導雷達,其可以在4000公里內發現籃球大小的目標,所以想要發現在不斷爬升中的洲際導彈并不是沒有可能。就算沒有裝備?;鵛波段雷達,等洲際導彈不斷爬升到更高高度后,依然會被陸地上的反導雷達所發現,
其次像我們國家雖然還沒有裝備?;鵛波段反導雷達,但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首款“天波超視距”和“地波超視距”雷達已經實戰化部署,天波超視距雷達就是將高頻的電磁波發射到天空的電離層當中使其與地面進行反射從而突破地球曲面的限制;更厲害的則是我國首創的“地波超視距雷達”,因為電磁波在空氣和和海水之間傳播速度不同,海平面是介于空氣和海水之間的一個富含大量的鹽分特殊區域,在這一區域會產生高頻輻射,由于受到內部的反射制約,波束貼近海面時就會向前傳播,其傳播范圍要高于一般的雷達,所以這種地波超視距雷達靠近海平面探測時理論上能夠繞地球轉一圈,更能夠更早發現海面上航行的軍艦或者剛出水的潛射洲際導彈。
所以戰略核潛艇雖然隱藏能力更高,但是不代表不能更早發現其是否發射了潛射洲際導彈。那么又該如何分辨是哪個國家發射呢?一般來說只要能夠確定敵方潛射洲際導彈的發射蹤跡,那么就可以對其進行實時監測,比如根據導彈的飛行軌跡、速度、彈體雷達反射面積等參數來判斷是哪個國家發射的什么類型洲際導彈。
至于更為仔細的判斷方式就不能在這公開說了,這個就屬于五常國家的機密了。最后還是那句話,唯有世界和平才是最好的共贏!
誠邀。
這個問題用反向推理的話比較有意思。能從海底潛艇發射洲際導彈,那意思就是擁有核潛艇咯。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核潛艇,并且可以發射洲際核導彈的,也就六位。分別是現今的五常,美、俄、中、英、法加個印度。
先說說印度,印度目前有兩艘核潛艇,一艘是找俄羅斯租的,另一艘是印度自己建造的。不過,自建的那艘,似乎不太靠譜,曾經發生過海水倒灌事故,呃、、差點就沉了。
最不幸的是,印度的核潛艇之父巴蘇,也就是“殲敵者”號的設計師和奠基者,最近感染了新冠,不幸逝世了。再加上印度今年都沒怎么發射火箭,據說,印度火箭的核心技術力量在美國和俄羅斯,今年專家沒來,所以火箭也沒怎么發了。所以嘛,印度的火箭技術真是有待商榷。印度雖擁有戰略核潛艇(前攻擊潛艇改造),目前的能找到的成功案列是,他們可以發射射程750公里的B-05(K-15)導彈。但是到底能否發射射程超過上萬公里的洲際導彈呢,這個嘛,目前他也沒發 ,筆者也不清楚他有沒有這個能力。不過清楚的是,印度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任何實驗。所以,真要是印度想要打擊敵手,估計在陸地上發射射程5000公里的烈火導彈,也比用潛艇發射靠譜。
剩下這五家嘛,我們首先得想想,他們在海底發射洲際導彈是為了打誰。打一般國家,根本用不著啊,直接陸基洲際導彈,簡單而直接,何必費那個勁。況且,對付非核國家,也沒必要用這個大招吧,這是牛刀*雞,也是關刀切菜,擺明欺負人嘛。
要是他們互毆嘛,呃。。導彈離開水面三分鐘之內,他們互相之間就都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在衛星導航出來之前,核潛艇發射的洲際導彈,都是彈道導彈,依托的是物理法則。由于中途無法變軌,所以,彈道可以計算。挨揍那個哀主,理論上說,可以依照導彈飛來的大致方位,大致判斷和計算出是從哪個方向過來的,再推算一下射程,大致可以知道是從哪里發射的。不過現在嘛,核心大國已經擁有了全球導航,中途不但可以變軌(打水漂),而且 ,還可以發射子母彈(多彈頭),這個可就不好算了。
筆者的意思是說,有能力實現題主的題目的前半句(海底潛艇發洲際導彈),能實現這個騷操作的國家,一只手都數得過來,所以,普通哀主被揍之后,判斷的方式,似乎都不需要仔細計算,用排除法,再蒙一下,一般都八九不離十。嘿嘿。
再加上,全球真正擁有衛星導航的,也就3家,中、美、俄。所以嘛。。。。
筆者再正面回答樓主的提問。普通哀主被揍之后,若是沒有“其他人”遞送小紙條解密告知答案,絕大部分國家都不會知道被誰揍了。因為,天上擁有衛星的國家也就十多個,具體哪些筆者就不說了,您有興趣可以自行百度,保準這些國家的名字,您都熟悉。而,衛星遍布全球同步軌道,可以全球無縫覆蓋,并且天天盯著地球這顆大藍珠子天天看的,目前,只有兩個。。。
當然,您也知道,雖然咱們才又發射了一顆高分衛星,但是,那個主要也是關注農業滴。咱們國家發射的衛星,主要的作用就是防震減災、環境治理、氣象預告、農作物估產等等。嘻嘻。比如,看一下咱們北方的農作物稻粒是否飽滿,是否遭受了蚜蟲侵害。再看看印度邊境周邊境內的蝗蟲是否越境,順便看看南海那邊的臺風天氣對海面魚群及海鷗的影響,順便在估算一下您所在的城市未來一周的天氣,以方便您出門的時候,帶一把傘,做好防備:)
嘿嘿,所以說,有本事從海底射洲際導彈的,也就同步有能力知道是誰,在什么地方,從哪里射的導彈。而,沒有這個本事的,那就算被揍了,也不會知道是誰揍的他。不過嘛,現在是信息共享的時代,你雖有本事射,但是,還是有那么極少數幾個國家是有能力知道的,他隨時都可能遞紙條告知哀主,也有可能在公屏上發千里傳音通告全服喲。哈哈哈。